讓我們一起到電腦住宅參觀一下吧。
住宅的大門外,有一根豎杆,上麵安裝著風向標。這個風向標是氣象狀態:的感知器,它同室內電腦相連,將室外的溫度、濕度、風力、風向等數據輸入電腦。電腦根據上述氣象條件,控製室內的窗戶和空調,為主人提供一個節能、舒適的居住環境。
工作人員在大門的暗鎖上按了幾個號碼以後,大門便自動打開了。他解釋說,門口安裝的微型攝像機將來人的麵孔全部輸入電腦。如果電腦確認你是“未經登記?的陌生人,你即使知道暗鎖號碼,也無法打開大門。隻有住宅主人下達“同意人內”的指令後,大門才會開啟。
走進室內,揚聲器傳來了輕鬆悅耳的樂曲。一樓的會客室與門廳相通。這裏除了茶幾和幾張沙發以外,看不見其它家具。除了一些常用的必需品以外,其它用品都分門別類放在地下倉庫指定的“集裝箱”裏。需要時,可操作電腦,將“集裝箱”調運到一樓的“出口處”,以便從中取出或放回物品。
在一樓的廚房裏,食品放在地下倉庫的冷藏櫃中。廚房中有一套教人如何做菜的電腦裝置,電腦中儲存了西餐、中餐和日本菜等的烹調方法,它可以告訴你如何備料、烹飪等,還有實際操作表演。烹炒的火候也由電腦根據炒菜步驟自動控製。
在二樓臥室的床頭,有一個開關,上麵寫著“休息”二字。主人在睡覺前,隻要按一下這個開關,整棟房子便進入“休息”狀態。除必要的走廊等燈光以外,房子各處的電源全部關閉。走廊和廁所的燈光調到合適的亮度。空調係統減弱風力,沒有關閉的窗戶自行關閉,設置在房子四周的防盜報警裝置進入工作狀態。這一切都持續到第二天早晨主人起床為止。
在臥室邊的廁所裏,安裝有體檢裝置。清晨,主人起床上廁所時,同抽水馬桶連接在一起的體檢裝置即可自動檢查和分析大小便的情況。旁邊還有一個血壓計,將食指伸人血壓計的套中,液晶顯示板便會出現血壓和脈搏等數據。如果出現異常情況,電腦會提醒主人去就診。
在一樓會客廳旁邊,還有一個專供來客使用的“非接觸式”廁所,以防止病菌接觸傳染。進入廁所後,一切無需用手觸摸即可完成。抽水馬桶蓋在人到位後自動打開,馬桶上墊有一層幹淨的衛生紙,至於衝洗和消毒等程序更是自動完成。在洗手池旁,隻要將手伸到水龍頭下,龍頭會自動打開出水,移開後,水龍頭自行關閉。
浴室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通過電腦“預約”洗澡時間,並設定水溫等。下班前,可從單位打電話給住宅的電腦,指示電腦在什麼時間準備好洗澡水。一回到家即可洗上舒服的熱水澡。
室外的綠化用地,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樹木和花草。澆水、施肥等工作全部由自動機械完成。
住宅裏的100多台電腦,分工負責,各司其職能,但同時又互相連接,以便對環境做出綜合判斷。所有電腦全部設在“暗處”,室內不見其蹤影。電腦的工作程序設定好以後,一般無需調整。
21.海上城市
十多年前,國際海洋博覽會在日本衝繩開幕了,誰能想到,中心會場不是設在陸地,而是在一座漂浮於海上的大型海洋建築物裏。日本民眾和來自五大洲的海洋專家以及旅遊者懷著濃厚的興趣前往參觀,在6個月的時間裏,觀眾達200萬人之多。
這個展覽館長104米,寬100米,高32米,位於離岸400米的衝繩海濱,通過海橋與陸地相連。展覽館是一座半潛式海洋建築物,有水下和水上兩大部分,中間用大型立柱聯接,排水量高達28100噸。水下船體能提供巨大的浮力,支撐著龐大的水上船體。展覽館還設有水中觀察窗,配上明亮的海中照明,觀眾可以觀賞美麗的水下世界。
展覽館內十分寬敞,能同時接待2000多人,冷暖空調設備齊全,館內氣候如春,舒適宜人。另外還有發電、供水、汙水處理以及其它生活服務設施。觀眾無不讚歎:這是當前舉世無雙的海洋建築,簡直是一座獨立的海上小城市!
隨著海洋開發的擴大,人們不僅要在深海建設礦山、開采石油,大型核電站和海水淡化聯合企業也將建在海底。但是這些廠礦企業的工作人員,如果每天上下班時需要往返於陸地和近海,甚至遠洋深海之間,那該多麼麻煩和浪費時間啊!
再說,海洋企業開采的原料、生產的貨物,也應有個中轉站,然後源源不斷地運往陸地。於是科學家們就產生了建立海上城市的設想。
第一種設想是在水下礦山附近建一個城市,它的直徑約1000米。每座樓房中的一部分建築建在水上,另一部分建在水下。整個城市能居住5000~10000人。城市中央,除了綠樹成行、花草吐芳的綠化區以外,還有港口碼頭供運輸船舶停靠,遠處的平台可供直升飛機起降。
海上城市的另一種設想,是建在離海岸較遠的公海上。它是直徑約800米的圓形建築物,周圍有堅固的混凝土防波堤,以阻擋海浪衝擊。水上部分除道路、花園、電影院、體育場之外,還有商店和工廠。深海開發出來的礦物、海上收獲的水產品,就在這裏加工或裝船外運。但居住區很特別,是圓形的多層建築,在水麵以下,直到30米深處,每幢“樓房”的中央都有電梯和樓梯通往城市的水上部分。
目前,美國正在離夏威夷群島不遠的太平洋上修建一座海上城市,它將建在高70米、直徑27米的鋼筋混凝土“浮船”上。“浮船”內計劃設立發電站和淡水裝置,上麵有一個平台是直升飛機停機坪。這座“海上城市”竣工以後,將有10多萬居民喬遷“新居”。
日本也準備建造海上住宅,並提出了“雲霄都市2001”的海上城市計劃。建造地點計劃在千葉縣的東京灣。內,這是一棟地上500層、高2001米,可以容納30萬人的海上城市。它的總建築麵積為1100萬平方米。由於這座海上城市與內陸隔離,那裏的水電、下水道以及其它公共設施,都將自給自足,其中自來水將以海水淡化等方式供給。與外界的聯絡將通過海底的隧道鐵路、公路以及航行於海麵的高速輪渡解決。
目前,一些發達國家的建築學家和海洋專家,正在製定許多宏偉、新奇的海上城市規劃。有人預計,到21世紀中期,世界人口將有1/10住在海上建築物之中。
曆史悠久的中華民族有著許多離奇動人的神話和傳說,而海上城市和建築的發展,將使“海底龍宮”的幻想變成現實。
22.地下城市
近10年來,世界各國的大都市地產高漲,人滿為患,已到了寸土寸金的程度。住房緊張,土地劇減,使得各國政府傷透了腦筋。為此,科學家們想出建造地下城市的絕招,地下城市成了人們爭奪的又一空間。
地下城市是未來城市的組成部分。人們按深度把地麵以下的地層分為5層:地表層,深5米;地淺層,深10米;地中層,深30米;地深層,深100米;超深層,深100米以下。地表層、地淺層和地中層已得到廣泛的發展利用,如地下街道、地下鐵路、地下發電站、地下糧庫、地下放射性廢棄物處理場等等。人們正把目光投向地深層和超深層。
地下城市的優點是恒溫、隔熱、密封、安靜,不受氣候和其他自然條件的限製,比地麵建築能更好預防可能發生的災害,減少地震破壞。若地上已有城市,同時又開發地下城市,那麼城市的空間將得到很大的拓展,地麵的擁擠也將得到緩解。
目前,世界上的地下城市主要是由地鐵連接起來的配套網絡,基本上屬於交通的範疇。歐洲國家的城市設計人員車把注意力轉向地下。橫穿英吉利海峽、連接英國和法國的海底隧道已建成並開始運營。西班牙和摩洛哥正在研討在直布羅陀海峽興建一條連接兩國的海底通道。德國和丹麥正在商談在費馬恩海峽建造一條連接兩國的鐵路隧道。瑞士工程師研究在阿爾卑斯山下建造一個大城市的可行性。
島國日本,為了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早些時候就提出建設地下城市的方案。日本通產省擬訂了一項“大深度地下空間開發技術”,準備地下挖一個30萬立方米的大洞,在那裏建造擁有辦公樓、音樂廳、運動場等設施的地下城市,大斷麵的隧道把各地下城市連接起來,用懸浮列車和無人駕駛地下飛機運送人和物。
日本政府和一些主要建築公司準備在2020年建成一座小型地下城市。日本富田公司已擬定了地下城的方案。這個地下城市位於地下200米深處,用直徑200米的管道建成,呈六邊形,通過電腦和其他高科技手段,再現地麵的自然環境:晝夜更替、四季變化,陰晴雨雪。
1994年,日本在海平麵40米以下,建造了3座大型地下貯油罐;他們在規劃中還有17項較大的地下交通運輸項目,其中包括一條造價120億美元的橫穿東京灣的高速公路;日本的新宿已建成了千個巨大的地下城市,地下住宅星羅棋布,地下交通四通八達,有按文藝複興時期建築風格建造的意大利城堡,有花木繁茂、蟲歌鳥鳴的森林公園,有琳琅滿目的購物中心,還有寬廣豪華的地下廣場。
然而,建造地下城市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成本難以事先準確估算。此外,地下城市的空氣保鮮,地下水的防滲,長期地下生活對人們心理和生理的影響等等,還需要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