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文科技館的發展介紹(3 / 3)

20彗星

在扁長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一種質量較小的天體。外貌隨著與太陽距離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當遠離太陽時,呈現為朦朧的點狀;當離太陽較近時,體積急劇變大,太陽風和太陽的輻射壓力把彗星內的氣體和塵埃向後推開形成一條長長的尾巴。由於彗星的這種獨特外貌,中國民間又稱它為“掃帚星”。

彗星一般由彗頭和彗尾兩部分組成。彗頭包著彗核和彗發,有的彗星在彗發外還包著厚厚的一層氫原子雲,稱為“彗雲”。彗核的直徑很小,隻有幾百米到上百公裏,但集中了彗星的絕大部分的質量,大彗星的質量為103~108億噸,小彗星的質量隻有幾十億噸,彗核的平均密度約為1克/厘米3,與水的密度差不多。彗發的體積隨彗星與太陽的距離而變化。一般為幾萬公裏,有的甚至比太陽還大,其質量很小。彗星的形狀多種多樣。一般總是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延伸。

21流星

行星際空間中的流星體闖入地球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燃燒產生的光跡。流星體是沿橢圓軌道環繞太陽運行的塵粒和固體物,小至微米大小,大至重達千噸的小行星。流星一般出現在距地麵120~80公裏的高空。質量較小的流星體被完全汽化;質量大而堅實的流星體未被完全燒盡,落到地麵上成為隕石。流星體的質量越小,數目就越多,據統計,每年降落到地球上亮度大於10等星的流星(質量大於10-5克),共約2000噸,而暗於10等星的流星及微隕石的總量約20萬噸。

22隕石

又稱隕星。流星體穿過地球大氣圈,未被完全汽化而落到地麵的固體殘骸。常常以降落處或發現處的地名命名。隕石在地球大氣中高速運動時,受到高溫高壓氣流的衝擊,有時會發生爆裂,爆裂後的許多碎塊落向地麵,形成隕石雨。隕石著陸時撞擊地麵形成的坑穴稱為隕石坑,目前全球發現的大型隕石坑共有78個,最著名的是美國的亞利桑那隕石坑,直徑為1240米,深達170多米。根據化學成分和礦物組成,隕石可分為石隕石、鐵隕石和石鐵隕石。隕石的密度一般要比地球上的岩石大些,而且在隕石的新鮮斷麵上。有時可見到發光的金屬顆粒和黃色的硫化物細粒。

23黑洞

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特殊天體。由於強引力作用,使周圍空間彎曲導致引力坍塌而形成黑洞。在黑洞的引力區域內,任何粒子包括光子都不能逃逸出來,因此它是黑色的,不可能直接被觀測到。由於孤立的黑洞難於觀察,有人建議可著重在雙星體係中去證認黑洞,也可以用引力場偵測黑洞。

24靈台

又稱司天台。中國古代的天文台。現存最早的靈台遺址在洛陽,建於東漢,台基約50米見方。至今保存最好的靈台是北京觀象台,是明清兩代的靈台。

25刻漏

中國的漏壺也稱刻漏,是依滴水量計算時間的儀器。最初出現的是沉箭漏,浮於水麵的木箭因滴水後水位下降而下沉,依箭上刻線計時。不久出現浮箭漏,加一受水壺,隨著水位上升,浮於其上的木箭漸漸上浮。唐代出現四級漏,多加一級補水壺,泄水壺水位就更穩定一些,稱多極漏。宋代燕肅於1030年創蓮花漏,浮箭出於蓮心,提高了刻漏精度。此外還有將受水壺置於秤盤處,移動秤砣稱壺中水的重量以計時的稱漏、改水為沙的沙漏等多種刻漏。稱漏最早製成於北魏,沙漏最早記載見於元代。

用漏壺計時的計時係統稱漏製,漏刻采用百漏製,即一晝夜分成100刻。

26日冕儀

在不發生日全食時觀測日冕的光學儀器。1931年由法國天文學家李奧發明。日冕的亮度隻有光球亮度的百萬分之一。平時被光球的散射光淹沒,在地麵上隻有發生日全食時才能觀測到。日冕儀的設計原理是製造人造日食,並盡可能地消除儀器的散射光。在地麵上,地球大氣的散射光大於日冕,因此日冕儀一般安置在空氣稀薄的高山上。

27天文望遠鏡

用來收集遠處物體的輻射並將其成像的儀器。由物鏡、目鏡及其他配件組成。來自物體的光線先經過物鏡,再經過目鏡,人眼在目鏡後麵觀測。望遠鏡的作用是擴大物體的張角和增強聚光能力,以便看到更多的細節和更暗的目標。按光學係統不同可分為三類:折射望遠鏡、反射望遠鏡和折反射望遠鏡。望遠鏡發明於17世紀初,1609年伽俐略製成了第一架天文望遠鏡。之後的200多年間主要用於目視觀測。照相術應用於天文觀測後,用天文望遠鏡進行天文攝影也成了天文研究的重要手段。當今的天文望遠鏡已成為全波段的觀測儀器。

28天文台

天文觀測和天文研究機構。擁有各種類型的天文望遠鏡和測量計算的儀器,在進行觀測的同時,處理分析觀測到的數據,進行天文學的研究。按工作的特性和設備狀況,天文台可以分為:(1)光學天文台;(2)射電天文台;(3)空間天文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是公元前2600年在埃及建立的天文台。1609年天文望遠鏡發明以後,在歐洲逐漸建立了一些天文台,如1667年法國建立的巴黎天文台和1675年英國建立的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中國最早的天文台是河南偃師的古天文台遺跡洛陽靈台。1949年以後,新建了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陝西天文台、雲南天文台、台北市天文台及一些觀測站,另外還有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和幾個觀測站。另外幾所大學也設有教學天文台。

29紫金山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天文研究機構。1934年建成,當時稱為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建國後,於1950年改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部設在南京市鼓樓,觀測基地位於南京城外東北的紫金山上,地理位置為東經118°49’,北緯32°04,海拔267米。主要設備有60厘米反射望遠鏡、14厘米色球望遠鏡、太陽光譜儀、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望、43厘米施密特望遠鏡等。主要從事於空間天文、射電、人造衛星、太陽物理、恒星物理、理論天文、行星、時間、緯度、曆算等方麵的研究。出版物有《紫金山天文台台刊》、《中國天文年曆》等。

30北京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天文研究機構,是以研究天體物理為主的綜合性天文台。1958年建台,本部在北京市中關村,下設4個觀測站,分別在北京沙河、懷柔、密雲縣及河北興隆縣。興隆觀測站主要開展恒星物理、河外天體物理以及觀測宇宙學的研究。密雲觀測站主要從事太陽射電、宇宙射電和射電技術的研究。懷柔觀測站是太陽物理的觀測基地,主要從事太陽物理研究,現配有國際技術水平領先的太陽磁場望遠鏡。沙河觀測站是一個多學科性的天文觀測與研究基地。世界數據中心天文分中心中國中心設在北京天文台,提供天文數據服務。

31北京天文館

於1957年建成,是中國第一所以傳播天文知識為主的科學普及機構,坐落在北京西直門外。其任務是普及天文知識,組織群眾性的天文教育和觀測研究工作。北京天文館初期使用的是德國生產的天文儀器,從1976年起,改用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天象儀來演示天文觀象。1956年5月1日將始建於明朝的古觀象台以“北京古代天文儀器陳列館”的名義對外開放,供國內外參觀者遊覽和考察。台上陳列著8架清代大型銅製觀天儀器,是按照乾隆年間的布局擺放的。8架儀器有天體儀、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紀限儀、地平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和璣衡撫辰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