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1 / 2)

“這上麵對咱們戲院戲碼的攻擊,應該隻是賣小報新聞的那些人做的。”

看著手中那含沙射影的攻擊,程小浩不禁油然而生一種熟悉的親切感。

想當初自己也曾寫過不少類似的文章,不過不是發表在報紙上,因為在自己的那個時代,報紙已經式微,輝煌不再。

許多本以為捧著金飯碗的傳統紙媒從業人員,都不得不轉陣網絡自媒體,轉型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誰也不曾料到時局變化的如此之快。

不過就當下而言,小報新聞這個東西應該具備強大的生命力。

因為八卦之心,人皆有之。

腦袋裏雖然已經百轉千回,可現實中不過短短一瞬。

不待陳琦珍開口,程小浩又問:“小報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什麼時候出現?”陳琦珍想了想,給出了一個不確定的答案:“出現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具體什麼時候也沒有明確的說法。”

程小浩:“按理說這個小報應該會風靡大宋的啊,為何我在臨安待了一些日子,也未曾聽說過小報新聞之流?”

人們的八卦之心,好奇之心應該都不小,但他卻從未從仆從小廝或者酒樓茶館中聽到人們談論過小報新聞之類的東西。

陳琦珍正想說話,一旁的鐵頭搶先指著程小浩大笑起來:“哈哈哈,這麼常識的東西你都不知道,太好笑了。”

“不知道才好。”陳琦珍如此說道。

鐵頭困惑地摸了摸頭:“什麼意思啊?”

陳琦珍看向程小浩,笑道:“程兄弟家鄉那邊的小報應該和咱這邊的不一樣吧,應該不知其中忌諱,對吧?”

程小浩點頭:“還有忌諱一說嗎?是勿談朝事之類的嗎?”

陳琦珍眼中一亮,用讚賞的眼神盯著程小浩:“不愧是你,輕易就能想到差不多的忌諱。的確差不多,不過雖說不準談論,但依舊有無數文人誌士心懷天下,憂心社稷,所以還是會私下討論。但私下討論,也不免被口風不緊的一些人傳出去,由此引發民間動蕩,甚至泄漏朝事上的一些秘密。”

程小浩:“所以小報被禁,甚至當眾讀論小報的人還會被抓去衙門是嗎?尋常人平日裏不敢提及小報,不過雖然尋常人雖然不敢直接提及小報,但是依舊喜歡看小報,拿上麵的消息與朋友們消遣玩樂,也就是他們口中常提到的小道消息之流,是這樣嗎?”

陳琦珍:“不愧是你,一點就通。可小報之上,除了朝事還有人們喜聞樂見的奇聞異事。所以,即使朝廷明令禁止,依舊有人冒險撰寫小報,而這些冒險的人,大都是消息的來源者,或者他們的家人。”

程小浩恍然:“你是說,這小報背後的人,可能是官府的那些人?”

陳琦珍:“噓!小心,別說那麼大聲。這事情雖然不是什麼秘密,可也不能隨意談論,否則被他們的人聽到,要倒大黴。”

鐵頭拉開門,往外麵瞧了瞧,回過頭笑道:“放心,外麵沒人。”

陳琦珍:“賬房先生出去上個茅房還沒回來嗎?鐵頭你去找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