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飛機,從聖城出發,最後降落在蘇州國際機場。
隨後乘車南下,穿過嘉興後複向西行,最終來到臨安城。
雖然江南道的治所是在蘇州,但臨安和蘇州比起來卻毫不遜色。
先代武帝後期,帝國國立日漸雄厚,開始著手南方地區大開發。
這一開發前後共持續了近百年,終於讓整個江南地區成為了不遜色於中原和關中的富庶之地。
而在開發初期,臨安便是核心區域,彼時這裏並沒有臨安城,後來隨著規劃完成,臨安城開始於此地築建。很長一段時間內,這裏直接取代了原本的治所成為江南地區最重要的核心。
隻是後來隨著帝國開始重視海疆,這才將江南道的核心逐漸轉移到了蘇州以及更南方一點的杭州。
而醫家的大本營,便在臨安城外一處山穀中。
提著行李箱,麵帶風塵之色的羅生荷衣抬起頭。
眼前是一處幽靜的山穀。
碎石鋪成的小道蜿蜒曲折,穿過了鬱鬱蔥蔥的山脈森林後,便能見到這片山穀的入口。
正前方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麵掛著的牌匾上有著四個古樸蒼勁的小篆文字。
「懸壺濟世……」
羅生荷衣低聲念叨著,目光隨後落在一旁。
道路右側,矗立著一座大約三人高的巨石。
巨石上刻著三個字。
冰心穀。
作為醫家的核心區域,冰心穀的名字,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
四周的山林中傳來不知名的鳥兒清脆的鳴叫聲,打斷了羅生荷衣的思緒。
陽光穿過樹梢間的縫隙,化作一道道金色的光束在地麵上灑下駁駁金斑。
沐浴著陽光,羅生荷衣提著行李箱,跨入了冰心穀中。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原本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出路的碎石小道,在轉過一個轉角後便豁然開朗。
眼前是一處巨大的湖泊,湖泊的對岸則是一座高山。
潔白的瀑布自山中落下,在湖泊中濺起的水霧讓四周看上去如同仙境。
山林中,隱隱可以看到無數飛簷鬥拱的精致建築。
不過,最吸引人的,果然還是湖泊中央那巨大的石像。
高度超過十丈的巨大石像,是一位正在采藥並進行品嚐的老人。
那是——神農嚐百草像。
神農,便是醫家所有的門人所共同追認的先祖。
聖城的百家學院中,醫家弟子的專業課所必修的『岐黃經』、『子午金針』傳說便是由神農親自編撰,後人增添修改而成。
雖然也有醫家的學者認為,金針一道應該是伏羲大帝所創,但因為年代太過久遠已經無資料可考,故而後人便將這一功績安在了神農身上。
不過這些都不是羅生荷衣在意的問題了。
「呀~!荷衣師姐!!」
一個清脆的女聲響起。
羅生荷衣抬起頭,便看到路旁的樹梢上,一名身穿翠綠襦裙的少女正俏生生地坐在樹上,低頭看著羅生荷衣。
少女年歲尚幼,甚至還紮著總角,額前的劉海被豎立得極為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