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2.0版的長沙整訓 2(1 / 3)

“淩風,限你一刻的時間將列入守備營的士兵集合好,我要訓話”,李安國在兩人麵前下了馬,直接對淩風道。

在等待淩風整隊的時間,李安國將那一大摞箱子挑出來兩個打開了,他先是從一個箱子裏拿出一物,眾人一看,隻見竟然是一頂銅盔!

李安國進入長沙後,原本也想打製一些鐵甲的,不過後來一想,這都快進入火器時代了,要這麼多鐵甲有何用?

於是便將精力全部放到如何提高火器和冷兵器的質量上來,最後一看境內還有不少銅礦和銅匠,幹脆利用這些銅礦給士兵打製了銅盔,這也算安國軍士兵唯一的金屬盔甲了。

夏無甲,冬就用齊腰甲,全年銅盔,這便是李安國在盔甲上的計劃。

銅盔還是明軍的製式,與後世越南的軍帽差不多,不過在李安國參與進來後,使用了整體鑄造再鍛打的模式,產量大幅提高,另外銅盔周圍還有一圈眼,利用麻繩在裏麵編製了一副網兜,這樣的話戴著既舒服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鈍器的打擊,還能防止敵軍弓箭的拋射,下麵還吊著兩根帶子,方便係在脖子上。

頭盔的正中刻著一個“安”字,用黑漆描就,一眼便知曉是何人的營伍。

銅盔的頂部是一個尖狀的凸起,下麵係著一縷紅纓。

明軍裏也隻有錦衣衛以及少量精銳部隊才擁有銅盔這種高級裝備,安國軍標配後便與明軍區分開來了。

如此一來,下雨、下雪時戴鬥笠,平時操練、作戰戴銅盔,安國軍的裝備便齊活了。

“兄弟們!這可是銅做的啊,一頂銅盔能鑄造多少銅錢?如今我安國軍人丁眾多,花費巨大,錢財很是缺少,可我沒有將它鑄成銅錢,而是鑄成了銅盔,為何?一是我安國軍缺少一個明顯的標誌,有了這頂銅盔就明顯了”

“還有自然就是考慮到兄弟們的安危,有了這頂不易生鏽的的銅盔,既能防止刀砍錘擊,還能防止弓箭”

“兄弟們,這頂銅盔便是我安國軍的標誌、象征,你等要像愛護自己的家人一樣愛護它”

完他又拿起一杆大銃。

“兄弟們,這杆大銃重十八斤,長五尺,裝一兩二錢鉛子,一兩五錢火藥,有效射程六十丈,五十丈左右可擊穿重甲”

他所的比他以前所構想的有些差距,原因便是冶鐵技術提高、大量使用用灌鋼法冶煉出來精鐵的鍛造槍管後,使原本設想的二十斤減少了兩斤,銃口反而變大了一些,用藥多了,這射程也提高了。

另外預想的十五斤重的中型火銃還是長四尺,重十五斤,不過可以裝一兩鉛子,一兩二錢火藥,有效射程一百五十米,百米左右可擊穿重甲。

最輕的火銃長度仍為三尺,重十二斤,不過口徑也加寬,裝八錢鉛子,一兩火藥,有效射程一百二米,八十米左右可擊穿重甲。

由於優化了火藥配方,自然又為鉛彈的射程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兄弟們,這可是長沙兵械局三千名工匠沒日沒夜趕了三個月才趕製出來的,彼等每日隻歇息三個時辰,為的就是能盡快讓你等裝備上這些大銃”

“這些大銃每一杆都造價不菲,與銅盔一樣,你等也要想愛護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身體一樣愛護這杆火銃,這些火銃乃是我安國軍獨有的利器,在戰場上你人可以死,火銃卻不能丟下,最差也要將它毀了”

“我等夙興夜寐,為你等打造這些個盔甲、利器,為的是什麼?”

“…”

“對,為的是我們的田地、我們的家人,更為了替行道,打出一個都像湖南、武昌這樣的朗朗乾坤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