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月光,讓臨安城寒夜更顯清寂。
馬車停在晉王府大門前,燕墨染已經把他身事給李雲初講完。
他的母親周詩怡隨胞弟周尹誠一起來臨安受封鎮國大將軍時,遇見比她年長近二十歲的先帝周恒帝,兩人雖然年齡相差甚遠,但周詩怡卻對這位明君周恒帝心生好感,周恒帝也喜歡她見識廣博,能與自己一起共執書卷,談古論今,從容以對,還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兩天見麵幾次就互生情愫。真的就是那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周恒帝打算將周詩怡封為皇貴妃納進宮來,卻被當時的太後,也是現今的太皇太後極力反對,周家手握重兵鎮守四方,周詩怡如果當了皇貴妃再生下皇子,等著皇子長大成人,周家肯定會幫他奪得大周皇位,那時這燕家的江山就要成為他們神將府的了,所以太後聯眾百官一起反對周恒帝想納周詩怡為皇貴妃的想法。
周恒帝為了不引起朝堂紛爭,當時打消了納周詩怡進宮的想法。
周尹誠打算帶胞姐回武寧城,周詩怡發現自己懷孕了。還未成親就有了孩子,身為神將府周家大小姐可以有失女德,讓整個家族蒙羞的事。
當晚周恒帝與太後為此事發生了爭執,是麼把肚子裏的孩子流掉,要麼給周詩怡詣門親事。
周恒帝當時想的是,先答應太後,以後想辦法再說服太後,先把孩子保下來。因為當時周恒帝的子嗣就很單薄,皇宮裏是沒有銷煙的戰場,不知道多少位皇子被這個皇位之戰奪走了性命,讓這個孩子遠離皇子之間的戰爭說不定是件好事。
周詩怡也為了肚子裏的孩子同意太後給自己詣婚。
太後最後就選了當時還是皇子的周元帝,那時周元帝是皇子裏勢力最弱的一位,一看就不可能搶到儲君之位,最主要太後覺得把周詩怡放在自己眼皮底下盯著可能更安全。
周元帝一聽到這門婚親,當時就一口答應了,畢竟,周詩怡出身神將府,長得又是個大美人,才情兼倍,沒有男人不喜歡這種出身好,長得好的女人。周元帝一下就對自己奪帝之路信心重燃。
就這樣,還是皇子的周元帝娶了燕墨染的母親,當時周元帝已經有王妃就是今現的皇後,所以周詩怡封了側妃,她對這些並不在意,嫁到王府也不與人來往,一個人獨自住在王府側殿裏養胎,順利生下了燕墨染,隻到燕墨染三歲周詩怡病逝。
那時候,周元帝並不知道燕墨染是自己父皇的孩子,周詩怡嫁到王府來快四年,也沒有與他同過房,大婚當晚周詩怡就跟他說過自己已經懷了別人的孩子,而且很愛孩子的父親,所以,嫁給他的隻是神將府周家嫡長女這個身份,不是她這個人。
後來,周詩怡病逝,為了維持神將府女婿的身份,周元帝拒絕周尹誠將燕墨染接回武寧城神將府的要求,繼續將他留在王府裏撫養。
周恒帝的幾個皇子也在那段時間接二連三去世,本來想將燕墨染身事昭告天下的,周恒帝又怕給那麼小的燕墨染招來殺身之禍就此作罷。
皇子最隻剩下周元帝和別一個多病的王爺了,眼看著自己與大周國帝王之位越來越近,他心裏暗爽不已。
沒想到十一年前,周元帝得知了真相,知道了自己養了這麼多年的便宜兒子竟是自己父皇的親生兒子,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