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那個人在一起,成為了少女心中最深切想要弄清楚的問題。
首先一定要接近他。
對於中學生而言,班級之間的牆壁,就是相隔最遠的距離。
跨越這道牆的機會不多,尤其牆的另一邊,是集結了成績最優秀同學的中心班級的時候。
不過那樣的話就簡單了。
隻要在高中二年級班級重分配時,躋身年紀前百分之十的行列,成為那個班級的一員就好了。
也就是那個時候,寧萌開始發覺,自己從未專心鑽研過的文化知識當中,竟然可以令人如此愉悅。
從那時起,寧萌第一次了解了那個男生。
如果和他一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因充實而愉悅,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那麼獲得和他一樣好的成績,將會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
高中一年級結束的時候,寧萌的成績成功的追上了她喜歡的那個男生。
高中的第二年和第三年,都將和胡曉坐在同一個教室裏。
第一步完成之後,就要更加接近他。
而胡曉,也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與任何人都可以立即成為朋友。
第二步完成的速度出乎意料的快,緊接著就進入了第三步。
互相了解。
不管怎麼看,胡曉都是很難了解的人。
他的朋友太多了,他們之間談論的東西也太雜了。想要從他的友人那邊旁敲側擊的打聽他的喜好,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不是因為得不到答案,而是因為,可能會得到一千種不一樣的答案。
那個人的心裏,真的裝得下那麼多的愛好嗎?
寧萌產生了疑問。
一個人,真的可以同時喜歡上那麼多東西嗎?
不說別的,單單在每樣愛好上花的時間,加起來都會非常驚人。如果在獲取一些周邊或者資料,經濟消耗也會很誇張。
“那些東西都很有意思啊,你為什麼,不自己嚐試去看呢?”
她喜歡的那個男生,如此建議她。
於是緊跟著,寧萌向胡曉提出請求。
“你可以帶我去看嗎?”
胡曉不會拒絕她的請求。
如同夢幻一般,寧萌緊緊跟在胡曉的身後,在各種各樣的文化圈子裏徜徉。
確實,胡曉喜歡的每一樣東西,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價值。那些東西,也同樣可以勾起寧萌的心。
逐漸的,寧萌將胡曉的每一樣興趣,每一個偏好都了然於心。
然後在某一天,並不突兀的問到。
“胡曉,你喜歡我嗎?”
完全了解了胡曉價值觀,所以連他會做出什麼樣的回答,都已經猜測到了。
“喜歡啊。”
因為他的眼睛,可以看到任何人身上的閃光點,他的心,可以理解任何人對事物的喜好。而那借助於對人心情的理解而可以通達萬物的喜愛之情,同樣作用在了,跟在他身邊很久的女孩身上。
靠近胡曉,而逐漸變得和胡曉一樣,可以充分的理解他人愛好。因此寧萌的眼界拓寬了,知識變得廣博,朋友也變得多了起來。
原本就長得很漂亮的寧萌,在胡曉的影響下,正逐漸趨於完美。
雖然沒有人向她表白,但是願意與她聊天,小組活動室主動邀請她的男生,已經相當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