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到結局了。
結果最後的最後,男主角和女主角,還是沒能在一起嗎。
這,也許就是世間的常理吧。
凡是故事就一定要出現被打敗的壞蛋,主角一定要一路成長,所有人都看不起日常,不是嗎。
很多時候不接受也得接受,這就是世間的定律。電影開始播放製作人員名單,速度很慢,因而雖說大部分人都已經起身離開,不過還是有幾人沒有動的。尤利希爾和芬奈就是幾人中的一個。
生活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日常,突發的事件究竟會讓誰高興?一定要從挫折中成長和收獲?難道沒人懂得平穩的日常才是幸福的道理嗎。日複一日的日常才是生活的本身啊。
為什麼讀完了小學就一定要接著讀完中學大學和研究生博士後?為什麼普通的小職員就一定要每天努力加班得到上司賞識然後一路升遷最後富甲一方?
連生活都活得像個機械程序的話,反倒不是很恐懼人工智能有一天會統治人類社會了呢。
是啊,這麼生活,比較容易一些。
像模像樣地從學校畢業再去找份像模像樣的工作,也許運氣好一點還能過上像模像樣的人生,也許連愛好都像模像樣了。現實裏反倒能成功做到這種事的都是少數。畢竟努力也是一種天分。
漁夫和富翁躺在沙灘上曬太陽的故事裏,又有誰真的想要去做那個漁夫呢。而且,現實的嘲諷之處就在於,你甚至連選擇做漁夫的權利都沒有。不論怎麼說人都活不了那麼單純不是嗎,隻要還有七情六欲存在的話。現實的大海裏很多時候是撈不起魚來的。要活下去也不像做漁夫那樣容易,況且做漁夫本身也不容易。
這是整個社會的悲哀,卻根本沒人感興趣。又有誰真正能把目光好好地放到生活本身上呢。
老人與海的故事裏,老人拚搏了很久卻到頭來一無所獲。現實的生活裏,每個人其實都有著老人的影子。可是誰又願意承認很多時候在大海麵前自己渺小得就像一粒沙子呢。順著海洋的流向才能省力才有收獲,甚至連裹足不前都做不到。大部分的沙子,在海裏是根本找不到一塊可以棲身的岩石來躲避風浪的。
生活,已經那麼辛苦了。輕鬆一點,不好嗎。
————
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時間差不多到了十一點。
“接下來?”
可能是因為剛才的電影確實是讓人笑不出來,芬奈多少有點沉默。男主角普通地曖昧過,普通地戀愛過,普通地努力過,也普通地失戀過。其實男主角已經算是很幸運的人了。
“我是原計劃去遊戲廳來著……畢竟時間也還算早。”
“……”
其實尤利希爾本來不打算這麼回應的。原定的計劃應該是離開電影放映廳之後,尤利希爾拉著口嫌體正直的她去遊戲廳……其實主要是考慮到芬奈肯定不會答應才自然而然這麼想的……
“好啊。”
嗯?
尤利希爾望了身邊的芬奈一眼,而她也回望了過來。
“畢竟才11點,再去做點別的什麼吧。要是對她們說和我的約會內容隻有看電影這一項的話,肯定會被當成梗來嘲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