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海地區成立多家遊戲俱樂部,招募大量星際爭霸職業玩家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在全國星際界內掀起軒然大波。各地BN服務器的成名選手在網上相互聯絡,詢問彼此意圖,有沒有前去滬海的打算。最後他們從滬海玩家那裏得到確認,部分選手已經得到職業合同,頓時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紛紛卷鋪蓋向滬海這塊能夠實現他們夢想的地方聚集。
張爍隻不過是寫出企劃案,具體事宜交給夏總分派給他的幾個助理去做。盛夏俱樂部已經正式成立,在廣林鎮的宏普大廈內租了一層寫字樓,布置了訓練室,休息室,還有給辦公人員工作用的區域。職業選手們的宿舍則由聯賽帶頭大哥永瑞集團讚助提供,是位於東林鎮郊地帶的別墅區,條件優越環境上佳。每位選手都是**一個房間,還備有電腦和網絡條件,即使是在空閑時間如果想要自主訓練或是上網對戰也是可以的。
條件是好,但因為這個項目的前期投入比較高,所以在選手的待遇上,幾家俱樂部管理層達成了共識,不論實力高低,隻要達到選為職業選手的條件,初期合同統一製定為月薪1500元,待第一季聯賽結束後再視成績來共同商議修正合約。保障合同期限是一年,如一年後成績不夠理想,俱樂部則會解除合約。畢竟大家都不想養著一群不求上進的米蟲。
可這個選拔職業選手的工作就比較難辦了,因為來報名的人實在太多。就連最後推出廣告的盛夏俱樂部也是短短三就收到了四百多張申報表,安排這些人試煉都是非常費神的一件事,更別從中選拔有潛力的選手了。
現在的星際版本未到108,又沒有錄像功能,所以隻能現場觀看比賽判定選手的優秀與否,或者通過戰報的形式來體現對局情況。
羅守業這子財力雄厚,就請了一批會玩星際的寫手來專門寫戰報,他自己也加入審核的行列,最後從上千人中選出了10個人組成了他們永瑞俱樂部的陣容。
聯賽的賽製已經由幾家俱樂部核心人員共同協定確立,每輪在對戰俱樂部間將進行5場比賽,其中三場1v1,兩場v,所以大部分俱樂部是組建7人製隊伍,當然也有永瑞這樣多招了幾個替補選手的。
許多業餘戰隊的成員都被打亂選入了不同的俱樂部,這也與各家俱樂部選材的風格有別戚戚相關。多數俱樂部是隻憑戰績論英雄的,比如永瑞俱樂部,就是你過來,就打比賽,贏就留下,輸就走人。
那麼一支戰隊就最多隻有一兩位成員會有幸留下,畢竟實力都是有差別的。但是張爍選材就注重種族搭配,還會關注選手風格,挖掘有潛力的人才。他對000年的知名選手都不了解,隻從舍友那裏聽過幾個ID,但日子久了也記不清了,如果是魔獸的話他還知道幾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因此他在選人的時候都不能通過ID判斷對方是否具備一定實力,隻能認真觀看比賽和戰報來選拔。
其實盛夏俱樂部起步最晚,他們選材的時候已經是其他幾家俱樂部建隊完成之後,也就是是挑剩下的人。有幾百名選手因為多次被淘汰,也確實感覺實力不足而不再繼續堅持,但仍有數百人加入了選拔隊伍,期待能夠成為幸運兒。
張爍的建隊規模最大,共有14人,分成兩組,平時的訓練除了一些針對性的微操作訓練外,就是以對戰為主,采取聯賽賽製,三對1v1,兩對v,在內部進行積分製,開賽前積分高的出戰。賽後積分清零重新開始打訓練賽,就這樣循環往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