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王氏大動作(1 / 2)

王明義並沒有立馬回複吳凡,這也並沒有讓吳凡意外。隻有劇本和一些手稿,看了之後沒有任何討論研究評估等,就直接給吳凡回複,那難免也太草率了。

王氏集團是王儒一手打造的,但這裏麵王明義的功勞依舊功不可沒。他或許沒有王儒那樣白手起家,但能把王氏集團越做越大,若為人草率,顯然是做不到的。

吳凡並不急切,他跟進著《囯術》的後期製作,也改編著《三囯演義》!由劇本改編成小說,吳凡並不像其他小說那樣一觸而就,而是反複的修修改改。

吳凡本身文筆就不錯,這些年又“寫”了那麼多小說,尤其是幾部金庸原著,讓他的文筆突飛猛進。

由老版《三囯演義》的劇情打底,吳凡文筆如今又極好,寫出的東西,自然不會太差。不過,原版小說的地位太高,這促使吳凡不得不精益求精,也就少不了反複修改了。

不過,這似乎還不足以讓吳凡滿足。

“咦,小凡,你今兒怎麼回來了?”吳凡一進屋,就聽見其母親陳怡的聲音。

吳凡隨聲望了過去,見母親站在廚房門口,手裏拿著菜刀,頓時有一種無語感,他張了張嘴,yu言又止,想吐槽一番,卻又不敢,隻好一笑,問道:“老爸呢?”

“他還能在哪兒?”陳怡說完直接進了廚房,接著漂出一句話,道,“下次回來,早點說,今兒幸好多買了些菜。”

“哥哥沒飯吃!”馨兒笑著說道,似乎有些幸災樂禍。

“看你的電視去吧!”吳凡一笑,說道。隨即向書房去了。

“小凡回來了。”吳毅笑著說道。

“幫我看看,給點意見。”吳凡拿出打好的稿子。

“什麼東西?小說。”吳毅疑惑的看了吳凡一眼,接過稿子,隨即說道,“你這可是破天荒的啊!以前可是沒征求過我的意見。”

“這小說背景整得有點大。”吳凡笑了笑,說道。以前,以前那些東西都有原著的,雖然在這個世界變成了自己的東西,咱們也得尊重原著不是。

自家老爸的水平是很高,但吳凡不認為能跟金庸老爺子比。

“那我看看你的新作。”吳毅笑著看向書稿,卻不想隻是開頭,就被鎮住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滾滾長江,洶湧東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飛濺,千古英雄在個中湮沒不聞。對也罷,錯也罷;成也好,敗也好,功名,事業,一轉眼的工夫就隨著江水流逝,煙消雲滅,不見蹤影。隻有青山仍舊矗立眼前,看著一次又一次的夕陽西下。

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曆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蕩氣回腸,不由得在心頭平添萬千感慨。

吳毅這一讀之下,頓時有一種蒼涼悲壯之感撲麵而來,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並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曆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澱中探索永恒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曆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出一種高潔的情c、曠達的胸懷。仿佛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曆史;仿佛傾聽到一聲曆史的歎息,於是,在歎息中尋找生命永恒的價值。

這首詞,真是我兒子寫的?嗯,我兒子似乎在古詩詞上麵的造詣連自己都望城莫及,寫出這麼一首詞,有什麼好奇怪的。

“爸,你幹嘛呢?發什麼愣啊!”吳凡見吳毅半晌沒動靜,出聲道。

吳毅回過神來,看向吳凡,說道,“這首《臨江仙》是你寫的?”

“有問題麼?”吳凡臉不紅氣不喘的說道,“爸,我讓你看這小說,你怎麼問起開頭這首詞了。”

“青山不老,看盡炎涼世態;佐酒笑語,釋去心頭重付。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總會在奔騰中沉澱下些許的永恒。”吳毅有些感歎的說道。

“得,你慢慢看吧!我去幫我媽做飯去了。”吳凡翻了一個白眼,說著轉身就出了書房。

《三囯演義》開篇楊慎的《臨江仙》,全詞似懷古,似物誌。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則具體刻畫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曆史觀和人生觀。

吳毅似乎聞所未聞,拿起稿子繼續看了起來。

“老吳,吃飯了!”

陳怡對著書房喊了一聲,半晌卻沒有動靜,隨即打開書房門,見吳毅看著稿子,時而皺眉,時而眉飛色舞,時而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