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言皺眉說了一聲“有道理!”隨後急匆匆的去找各國代表商量去了。果然不出張強所料,起初七國是如朱明言所料想的那樣,借機壓價,結果朱明言的態度猛的變的強硬起來,按照張強的說辭一說,七國頓時軟了下來,不但答應出船,而且一個小時內,幾千艘運輸船從各國的碼頭紛紛起錨出港,向著中國的方向,成群結隊的以最快的速度航行。而幾乎是與此同時,從中國運出的第一批糧食也已經離港向著中東進發。這樣,在中國運糧船抵達中東的同時,各國的船隊也將抵達中國海岸,如此一來一往,將耗費的時間從半個月減少到一個星期,先批運來的糧食加上此時還被以色列圍困在海上的糧食,支持中東一個星期的糧食需求還是足夠的。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中東的這場糧食危機算是被化解了。
第二天上午十點,張強和七國代表以及來自伊拉克和伊朗的代表,在伊拉克的國會大廳正式舉行了簽字儀式。在莊嚴的氣氛中,張強在一堆事先起草好的文件裏一陣奮筆疾書,端端正正的簽署上自己的名字。那一刻,張強的感覺出奇的好,莊重,自豪,驕傲,榮耀……一個來自中國的農民,坐在這裏被九個國家的外交官簇擁,那種感覺不僅僅是自己的腰杆挺直了,仿佛是整個中國巨人的遙感挺直了。
世界各國無數的政治,經濟評論家開始瘋狂的在電視上,報紙上,著作上大肆評論這次中國和整個中東所完成的交易。紛紛給於了最高的評價。中東各國獲得的最大好處無疑是從一場很可能席卷的饑荒中的成功脫身,這好處固然是很大,但是在各評論家的眼裏,這比起中國從中攫取的利益簡直可以忽略不計。經濟上,一美元的出售價比起中國在國內一塊五的收購家來說,以現在的彙率,這就意味著百分之四百的利潤。刨除運費和支付給工人的工資,純利潤將在三倍以上。如此巨大的彙報率,堪比毒品和軍火。中國政府的投資迎來豐厚無比的回報,這意味著,中國在教育,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甚至是軍事上都將獲得充足而雄厚的財政預算,本來財政狀況就很好的中國政府,此時更是出現了財政巨額盈餘的,讓那些個正在經受著財政赤字折磨的西方政府羨慕嫉妒的抓狂的財政賬目。許多網友甚至公推中國政府為當今世界上最富有的,最會賺錢的政府。
中國從這次交易中獲得的經濟利益,固然讓經濟學家抓狂,然而中國從中獲得的政治利益,更是讓許多外國政治學家鬱悶不已。在這次中東的糧食危機中,中國無疑是扮演了一個救世主的形象。在所有接受了中國糧食的國家中,中國的形象變的出奇的崇高和偉大。不少國家和中國的外交等級一舉發展成了戰略同盟,甚至是一級親密,攻守聯合的程度。讓許多西方國家是大跌眼鏡兒。中國政府在中東的影響力也因此從一開始的遠遠不及美國,發展到此時與美國真真正正的分庭抗禮,相互製衡。
但是這些都還在其次,中國這次在中東這塊土地上的大作為,對於中國正在致力於塑造的大國形象產生了無比深遠的影響,其巨大的推動作用,被數年後的曆史學家們推崇不已。這才是中國政府所真正看中的地方。中國的影響力在國際上不斷的增強,讓世界的其他國家紛紛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中國的關係。以往與中國關係一般的希望將兩國關心密切一切,以往就與中國很密切的,則希望能將這種關係進一步鞏固。於是,來自世界各國的首腦,總統,紛至遝來的趕到了北京。中國......
政府的接待量瞬間猛增,幾乎每天都有首腦,貴賓到達北京與中國領導人展開會晤。
伴隨著這些個領導人首腦而來的則是數也數不清的峰會,博覽會以及各種世界知名賽事,中國的旅遊事業,每天都在刷新著數據,在無形中,大量的財富,正滾滾洪流似的向中國湧來。如此火爆的場麵大大的出乎了主席和總理的預料,讓兩人的臉上每天都帶著燦爛的笑容。為了充分的利用這次千載難逢的絕佳機遇,中南海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要忙碌,各種各樣的會議接踵不斷的召開。一項又一項針對性極強的政策相繼出台,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以此為契機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