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係統漏洞(1 / 2)

唐寧解釋道:“哎呀,應試教育這個東西就是這麼回事,標準答案不是按照您作者的想法,而是按照出題人的想法,前兩年還有一個作者自己去答了一遍使用他的作品作為閱讀理解的考卷呢,結果照樣沒有全都答對!其實這個還算好的,還有一段惡搞的呢,我給您看看啊。”

著,唐寧拿出手機找到一個段子給魯大師念道:“為什麼魯迅先生這裏的省略號用了七個點?

答案:麵對黑暗的社會和慘淡的人生,魯迅先生心中感慨萬千,但此處偏偏使用了省略號,如同魯迅在《紀念劉和珍君》中寫的那樣“我實在無話可”,看似因為“我隻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自己空有一身報負,卻無力改變現狀的無語和怨憤;實則蘊含千言萬語,用“欲還休”的無奈和“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境界,表達了對舊社會的控訴根本不完,反動軍閥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與“此處省略一萬字”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時平常人省略號是用六個點,但魯迅先生此處卻用了七個,意味著多了一點憤怒,多了一點無奈,多了一點悲壯,多了一點淒涼,七個點也指代一周七,暗指人民的悲慘生活就像一個星期接著一個星期那樣循環反複,沒有盡頭,令人絕望。”

“這、這也太荒謬了吧!其實我那就是在省略號後麵加了一個句號啊!”魯大師哭笑不得的答道。

“其實我當時覺得也是,可教材要求的就是這樣啊!”唐寧附和道,隨後又安慰道:“不過這也體現了對您的尊重麼,為的是證明您這樣的大文學家每一句、每一字甚至每一個標點都是有用意的。”

而魯大師則冷哼一聲道:“哼,我寧可不要這種尊重。而且這是什麼尊重啊?這根本就是斷章取義、誤人子弟!跟以前我們所批判反對的八股文又有什麼區別?”

聽到這裏,唐寧連忙攔住道:“周先生,慎言、慎言,這種話可不能隨便,否則和諧大神就得來了,那個、咱們還是討論一下您接下來的行程吧,那個除了您在紹興的祖宅之外,在上海、北京和廣州也都分別有您的故居,您想不想去看看?”

“上海故居?你的該不會是我在山陰路的那棟房子吧?”魯大師詫異的問道。

唐寧看了一眼百度百科,然後點點頭答道:“沒錯,就是山陰路九號,資料上您在上海生活了九年,所以現在也都給您保存了下來。”

“這、這就有些太過厚待了,不過既然都有留存的話,那如果時間充裕,去看看也好。”魯大師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唐寧明白其實魯大師心裏也是很高興的,隻是不好意思直罷了,但這也是人之常情,於是立刻道:“那好,那咱們今下午就出發,要不然這一周時間還真就不太夠用!”

“哦?一周時間咱們就能遊遍上海、紹興、廣州、北平四地?”魯大師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