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蛻變(2)(1 / 2)

季英鐸情緒很低沉:”你這分明已經是打定主意讓我轉行去做偶像,根本不是真的關心你哥我。“

李橙很懊悔這個了,但是她也不得不告訴他呀:”不是這樣的,我不是要你轉行做偶像嘛……”

季英鐸的眉毛都擰在一起,他沒有搭理李橙,他現在內心情緒太複雜了,掀起琴蓋,安靜的彈了一首《肖邦升調夜曲》平靜一下自己的心緒。

中間錯了很多音,畢竟很久沒有好好練過了。

過了半響他的手才放開琴鍵。

李橙覺得超無語:“不就是輸了比賽嗎,至於一直這麼沮喪麼?”

“不是沮喪。你知道嗎?我那年拿下鋼琴比賽的時候,那個第二名的德國男孩很不服氣。

他跟我,‘你根本不懂肖邦,你就是技巧比我好而已,騙子!’。

過去一直在想是不是真的這樣。

請教了好己任老師,都告訴我先不要考慮這個問題,大一點自然就會明白。

這些人都在敷衍我。

後來我給那一屆施坦威國際鋼琴大賽的評委寄明信片問候,他也給我寄回了明信片,並回答了我的問題,那時候他在布拉格,他寫了一段話‘在布拉格和華沙,我見到(他們演奏的的肖邦)都不是真正的肖邦。

作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的肖邦,他那種去國懷鄉的愁緒、熱烈富有激情的人生態度這些普通人根本沒有。

演奏要展現他曲目中的多彩音質容易,複原肖邦的抒情技巧卻很難。而你們亞洲人欠缺豐沛的情緒,過於內斂。’”

季英鐸第一次跟李橙提起他這段心事。

他也見過十幾歲就被認可的扶桑國的提琴才,那奔放的演奏方式讓其看上去已經不像扶桑人而是真正的意大利人了。

所以他不想告訴李橙為什麼他會對鋼琴產生深刻的厭倦,因為他就沒有那麼豐沛熱烈的情緒。

李橙覺得這也太傲慢了吧:“所以他們眼裏的肖邦隻有德國人才能行?別的國家的人都根本不懂鋼琴?

這個世界隻有意大利人能拉好提琴,別的國家的人都拉不好提琴?

不知道什麼叫十萬人眼裏有十萬個哈姆雷特好麼!更何況還是音樂這麼抽象的東西!”

季英鐸似乎想起了什麼,翻下琴蓋:“可這就像老外彈古箏一樣,在咱們眼裏也始終不對勁不是麼?

也許這個世界上每個種族的人都有特別適合自己的樂器,有屬於自己的特長。

就像韓國人在電子競技方麵表現出來的特長似的。。僅憑熱血和努力找不平中間的差距。”

李橙拽著季英鐸的衣服領子搖晃了要幾下:“我不許你這麼喪!肖邦他喜歡的女人有5個那麼多,他長得英俊瀟灑卻窮困潦倒,所以一個也沒追上,隻能跟法國作家在一起同居。

同居居近9年都不結婚,流氓。

因為不願看到國破家亡,他後半生再沒勇氣踏上故土。所以你告訴我,這就叫浪漫主義?這就叫熱烈而富有激情?

他連親眼看一下戰後華沙的勇氣都沒有。

我要是自己的祖國被侵略,我寧可跟我的祖國一起化為焦土,也不會躲在巴黎!我演奏《保衛黃河》都比他感情豐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