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宮南薰殿裏,玄宗皇帝正在和紀敏確定按察使的人選。
這一次的全國巡查,結合了沈不易的建議,需要做出一些重要的調整,這也就意味著,按察使肩上的責任更重了。
故此,在人員選擇上,也需要更加慎重。
“皇上,微臣以為,金殿禦考第二名姚奕,和第三名苗迪,可外出曆練一番,還請聖上定奪。”
紀敏躬身出了兩個人的名字。
玄宗皇帝點點頭。
“正合我意,這兩人跟在他們父親身邊,耳熏目睹,是件好事,可是也有些墨守成規的感覺,倒不如讓他們去實際看一看來的直接。”
接著,兩人又敲定了八個人選,一共確定了十個人。
最後,紀敏又把名單梳理了一遍,確定沒什麼需要修改的,才恭恭敬敬的呈給了玄宗皇帝。
玄宗李隆基又斟酌了一邊,點點頭。
“可以了,讓紫微令下旨吧。”
就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全國按察,開始了。
沈不易,也終於有時間,來到了清光湖。
整齊的房屋已經建成。
每排三十間,共計四排。
按照陳赫的規劃,每十個人住一間屋,前麵三排供人居住,後麵一排是倉庫,將來用於存放各種的物資和工具。
沈不易騎著快馬,帶著陳赫和章鑫等四人,繞清光湖跑了一圈,最後,在清光湖的西北角停了下來。
沈不易指著腳下道:“明日開始,在這裏挖一個地窖,要深入地下一丈以上,至少要搞個幾十丈大,裏麵用木板撐好了,防止塌陷。”
“沈大人,不足道您要這樣大的地窖,做什麼用?”
幾人一頭霧水。
“存冰,冬來的時候,我們要取大量的冰,存到地下。”
沈不易完,指了指遠處的豬舍。
“將來殺了豬,豬肉可以暫時存放在這冰窖裏,可保幾個月肉質不腐。”
原來如此,眾人眼神中,再次充滿了崇拜之色。
看著波光粼粼的清光湖,沈不易的心裏,反倒是有了一絲擔憂。
下一步,清光湖的開發,一定要低調,低調,再低調。
要不然,得月樓就是前車之鑒。
回到長安的沈不易,還是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皇上賞賜的宅子,戶部給辦妥了。
玄宗李隆基前幾年對韋後和太平公主痛下殺手,長安城裏,並不缺乏空宅子。
所以,辦起來,並非難事,隻要走一下手續就好了。
給他的宅子,在緊靠延興門的升道坊。
在這裏,還有一個比較著名的建築,那就去青龍寺。
雖然不太明白,為何把自己安排在這裏,可是這個對於沈不易來,卻是再合適不過的地方。
這裏去長興坊並不太遠,去狗坊也沒有幾步,更重要的是,延興門是長安城三座東門之一,對自己去清光湖也是極其便利。
搬遷,對於他來,倒不是什麼難事,隻要帶著風五和牛速等人,從得月樓搬出來就行了。
一下從狹的對方,搬到這樣一個三進的大院子,眾人一個個臉上,都掛著欣喜的笑容。
風五更是開心的從前跑到後,又從後麵跑到前麵,快樂的像一隻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