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太子李瑛越越激動,蓮花輕輕咳嗽一聲,“殿下,切莫激動,當心窗外有耳。”
李瑛卻是毫不在意的道:“這又如何,我的難道不對嗎?”
蓮花再次勸道:“太子殿下,您先息怒,當年太宗皇帝,為了和鬆讚幹布和親,不也是立了文成公主,然後遠嫁吐蕃嗎?”
李瑛卻是搖搖頭。
“此一時,彼一時,太宗皇帝之時,我大唐朝根基未穩,邊境需要安寧。
而現在,我們國富民強,萬國來朝,哪裏還需要靠和親來巴結這些巴掌大的國。”
越越激動,李瑛索性抓起披風,“我要去找父皇,和他理論一番。”
跟在太子身後,走向興慶宮的路上,蓮花內心很是激動,太子李瑛所,正是自己想的話。
如果太子李瑛能夠服玄宗皇帝,改變和親的想法,那也算是救了柳雨瑤,自己倒是省下周折了。
如果玄宗依然堅持和親,那自己就要趁柳雨瑤前往昌縣祭奠父母之際,把她帶走。
李瑛見了玄宗皇帝,又是慷慨激昂一陣陳詞。
的玄宗心裏暗自歡喜,這孩子的進步越來越大,現在對於國家大事,也敢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雖然,有些意見,還不是很成熟。
等到李瑛完了,玄宗皇帝才不緊不慢的道:“李瑛啊,你的很對,我大唐現在萬國來朝,自然不是昔日所能比,可你看吐蕃,自從鬆讚幹布之後,凡新讚普即位,必請我唐朝皇帝冊命。”
冊命,就是任命的意思,這是吐蕃便是對唐王朝臣服的一種體現。
“再者,我們和吐穀渾,世代友好,在前些日子,平叛阿史那東裏的時候,為了穩住邊境,我讓曹備接連出使吐穀渾,”玄宗到這,抬眼看向李瑛。
“別看了琅琊國,吐穀渾,倘若我們出爾反爾,豈不是成了恃強淩弱,以大欺。
這,要北疆的那些國,如何看我們。”
一番話,的李瑛啞口無言。
“兒臣受教了,兒臣告退。”
完,行禮而去。
等到李瑛走後,高力士上前來,對著皇上又是一陣猛誇。
玄宗皇帝自然是欣喜異常,李瑛的進步,實在是喜人啊,太喜人了。
“皇上,何不趁機,給沈不易一些封賞?”
高力士心的提議。
玄宗卻是搖搖頭。
“賞是要賞的,可是切莫操之過急,我現在倒是覺得,柳雨瑤那邊,事情似乎有些不對。”
從昭敏公主,直接變成了柳雨瑤,高力士的心中,不免也是暗自吃驚,這明,玄宗皇帝,一定是預感到了什麼。
此時,沈府。
沈不易感到自己的腦子有點亂了。
皇上給自己和昭寧公主賜婚,柳雨瑤這位昭敏公主,要去昌縣祭奠父母,然後去吐穀渾和親。
這一波操作,不得不佩服。
自從漢朝以來,和親,就是一項重要的國策。
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更是收了義女,封為文成公主,可笑的是,史書上,連這位文成公主的具體出身都未曾記載,隻是記載出生在任城。
可見這位文成公主,並非什麼真正的皇室宗親,比較靠譜的猜測是當時的遠支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