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上,左伯陽第一次聽到董庫分析以後,雖然不全,雖然不知道董庫以什麼做的根據做出的判斷,但他選擇相信這一切會發生。
他沉吟了半響道:“隊長,這件事應該叫柳先生參與謀劃下,畢竟不是事,而且既然要脫身,就徹底點,免得到時候綁手綁腳。”
董庫也是臨時的想法,還沒有成熟,聽左伯陽完,他點了下頭道:“所有核心都在前沿,一會到哈爾濱給他們發去電文,我們是要謀劃下……”
隨著電文的返回,董庫一一的看完,捏著柳敗城的電文感歎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古人誠不欺我啊!”
左伯陽放下手裏劉忠的電文,接過柳敗城的電文,看了眼董庫,低頭看去。
半響,他抬頭道:“先生真的是老而彌堅啊!”
“是的……”
董庫也在翻騰著想法。
柳敗城電文字數非常多,他接到董庫的電文後回複的內容卻讓倆人震驚不少。
柳敗城早在進攻西伯利亞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著手了,隻是董庫和左伯陽都不知道,沒有感覺到而已。
原來,柳敗城早就算計了董庫沒有問鼎中國政權的想法,而且絕對不會槍口對著自己人,他在看到國內勢力,和董庫對兩邊的態度後,知道董庫的心思,於是,他早就做出了讓出黑龍江的打算,不參與其中。
他認為,既然要避開,那就徹底點,他們怎麼打,隻要不影響先遣軍即可。於是,哈爾濱那些工廠他已各種理由,還非常合理的讓廠子大部分搬遷到了蒙古,靠近礦產更加豐富。戰場更加需要的蘇俄。
這些動作都極為隱晦,所有人在通過這些方案的時候,都考慮了利弊,認為柳敗城的方案非常合理,也就不知不覺間將大多核心的工廠搬遷到了蒙古。
此時,哈爾濱這裏除了一些研發機構,還有民生。大多軍工已經搬遷到了蒙古。而柳敗成的意思極為簡單,那就是徹底離開黑龍江,將總部搬遷到烏蘭巴托,等開化後,紮拉夫尚的油井出油,就可以全部完成另一套物資供給鏈。連安東的油田和哈爾濱的煉油廠都不要了。
更讓倆人以外的是,柳敗城居然早就安排好了撤離事宜,他人雖然在上海,家裏已經早就做好了準備,隻要董庫下令就可以了。
董庫正犯愁如何不參與其中,就像左伯陽的,他們要真是打起來了。打到了鬆花江,那自己就看著嗎?顯然不可能。但一旦參戰,就錯失了殲滅日軍的可能,就算二戰來了,恐怕都要耽擱幾個月才能擺平國內。而他還絕對不會用先遣軍來屠殺中國人,畢竟先遣軍沒有黨派,他自己可以參戰,先遣軍的去留。在完成消滅日軍之前,他不能替這些戰士做決定。
而柳敗成未雨綢繆的決定,讓他鬆了口氣。這樣,離開黑龍江,就算打起來了,自己也可以安心的對付日本,不用擔心自己的部隊被牽絆。他知道。一旦開戰,那就是幾年的時間,這個時間裏,他搞定日本。剩餘的就好了。
不管曆史如何走向,到時候他是否參戰,是否解甲歸田,都從容的多了。
劉蒼浩此時拿著電文,確認自己的任務後,下令卡車直接向長春開動,將那些車床、機械運回長春和齊齊哈爾。
杜聿明等了一後,接到了曲軍剛派人傳達的口訊,得到了三後可以靠岸的答複。他按耐著焦急,耐心的在錦州等待時間的來臨。隻要占據大連或者旅順,那這裏沿線,包括營口,就都在他的控製之下了,就算營口有守軍,那也是跟沈陽一樣,隨時會被自己被圍。
他也算計了自己的實力是否能敵得過先遣軍,可擔心與否,這步棋他必須走,因為他也隻是個執行者。
哈爾濱城內這會也是忙亂一團,大軍親自參與,協助那些工人拆卸設備,搬運車床。
“老李,廠子搬家你跟著嗎?”
一名工人邊卸著螺絲邊問道。
“跟著,我才不留在這呢,跟著先遣軍放心,其他人心裏沒底。”
老李毫不猶豫的道。
“是啊。這兩年先遣軍讓這裏沒有受到任何攻擊,他們要離開哈爾濱了,我們這些最早跟著他們幹活的怎麼要也跟著走,要不誰知道接手這裏的人什麼樣啊!能不能找到工作都是問題,我可是有老婆孩子呢。”
“早先搬走的那些廠子我有朋友跟去了,他們那裏比這邊的條件不差,而且建設的更好,去那邊準沒錯。”
一個個車間裏,一個個廠房中,這些工人議論著,手腳不停的忙碌各自的活計。
董庫在下完令後,迅速的趕往了寶清,乘坐直升機直奔那些也在撤離範圍內的農場,親自去安排撤離事宜。
這裏有很多的戰士,有負傷不能戰鬥的戰士,他必須要跟他們清,否則,這些辛苦開墾出肥沃土地,這會又要扔掉了,恐怕那些最早跟著他的戰士有想法。
劉蒼浩並不知道這些,哈爾濱的搬遷屬於大家都見慣的,他們在去年就有上百個廠子搬走了,這會繼續搬家似乎也屬正常。隻是大街上的那些商戶什麼的心裏開始不落底,
這些工人一走,他們的生意必然會受到影響,他們的投資也將回收緩慢,畢竟這些人的消費能力是城市裏的主流。
這些人的擔心自然早在柳敗城的預料中,他安排的下屬已經開始工作,負責商業管理的在這一刻下達了通知。
聽完通知,趕來開會的商戶們議論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