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很快通過了這個方案,日軍在會議結束後,在先遣軍越過包頭向蘭州挺進的時候,就開始了動作。
董庫這會並不知道敵人的動作,虎牙戰士也不可能聽到這些會議內容。他在抵達西寧後,開始著手安排適應訓練。
初次上高原的戰士們這才知道他們的身體有多差,而且體力越好的,越容易氣悶,個怪異的現象讓所有人都不解,但還是嚴格的按著適應訓練開始從北側,慢慢向青海湖挺進。
沿途,走上十幾公裏就休息,取暖,喝熱粥,嚴禁吸煙,嚴禁喝酒,不許跑動,一個個跟老頭老太太逛公園一樣,一連二十公裏都走不到。
在這裏,那些管理者已經夠不上了,空有政斧,卻辦不了政斧的事。這裏民風彪悍,漢藏混居,還有蒙古,和哈薩克人,維吾爾族人。但在漫山遍野的大軍麵前,所有的不滿和想法都被憋在了肚子裏。
倒是有一點讓這些人心裏稍安,前段時間日軍過境雖然沒有來西寧,也到青海湖,但蘭州以向玉樹的方向卻是屍橫遍野,十室九空。那些不論是什麼民族的,隻要是那就年輕人,一律都被日軍抓了勞工。歲數大的則全部在大軍離境後,被處決。東西,自然一樣不剩,都被大軍帶走。
而先遣軍,一路秋毫無犯,雖然語言不通,可這些人都麵善不,最關鍵的都是漢人。
在董庫大軍向青海湖行進的時候,慢慢的接觸了一些當地會漢語的,或者本來就是漢族的,充當了向導,為大軍帶路,解決一些先遣軍無法出麵,也不好解決的問題。
不過,即便沒有向導,大軍不進入村鎮,就不太容易起摩擦,所以,他們快到青海湖了,也沒有麻煩發生。
西寧,所有的機械給部隊原地停留,在野外構築了營地,在慢慢適應高原的同時,為直升機清理停機的位置,構築簡易的機場。
這裏,不用什麼平整土地,直升機在還凍著的地方降落,根本就不存在問題,至於要就愛你給雜草,樹木,積雪清理出來就得。
成片的飛機降落在了這裏,隨之,短暫的適應後,那些運輸機開始返航,分批的直飛蒙古,為這裏準備給養。
董庫不會讓戰士憑借槍榴彈和子彈來進攻山地,那樣即便有狙擊槍,有重狙,依舊會傷亡慘重。
巴祖卡改裝的火箭筒雖然可以攻堅,但射距太短,麵對三四百米,五六百米,的山峰,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
與此同時,於磊率領三個師趕奔了玉樹。他們在緩慢的行進中,輕裝前進,除了必要的糧食和每人攜帶四枚槍榴彈,五百發子彈外,連手榴彈都沒有帶,僅帶著半自動和一把駁殼槍,可以真的是輕裝前進。
他們的任務是在玉樹構築第二個機場。讓西寧為第一站,玉樹為進攻拉薩的最後一站。
董庫要讓日軍知道,高寒,氣流複雜的世界屋脊不是無法飛行,其後複雜,機身結冰不是不能克服。他已經為日軍準備好了禮物,一個讓日軍難以想象的禮物,那就是空襲。
要知道,喜馬拉雅山在二戰的時候橫斷山脈的飛行路線,也就是駝峰路線,可是因為無法除冰導致十六架飛機墜毀,後來才在研究中解決了這個問題,讓這條航線得以暢通。
飛機除冰,攜帶氧氣,最新電熱服在去年冬董庫就已經完成這個研究並給直升機,遠程轟炸機配置上了。同時,直升機有一批專門是適應這種環境飛行的。這也是為何要設立兩個機場。西寧,所有飛機都可停靠,而玉樹平均五千米的海拔,就不是所有直升機都能靠近的了。
就在戰士們或多或少出現高原反應,部隊的一聲全力以赴的投入救治時,在董庫抵達青海湖三後,終於,虎牙隊員傳來了消息。
董庫看著電文不由的眉頭緊鎖。日軍這是要弄出滿山都是陣地的架勢。根據虎牙的彙報,日軍將山峰中段陡峭的位置,用繩索垂下,用炸藥炸開掩飾,慢慢的摳著山東,顯然是在設立防禦陣地。
趕到拉薩,一個月的時間,董庫的速度到用不上,可也相差不多,至少到那曲那裏,二十是必須的。這個時間,日軍的陣地也構築完畢了。等他們到達那裏,將會是艱苦的戰鬥。(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qidia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