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下,他接著道:“倒是大軍要盡快啟程,隊長,我覺得日軍一旦發現無法堅守西藏後,會不會進入印度?”
董庫搖搖頭道:“丘吉爾不是傻子。他如果能放日軍入境,那他就不可能坐到今的位置,他不會引狼入室,這會跟西藏交界的位置肯定已經布置了重兵。”
大家也認同這個法,誰會吧幾十萬的部隊放進自己的地盤?除非要吃掉。可這些列強又不可能在利益不高的情況下豎立一個敵人,自然不會存在吃掉的心思。
這邊商議進攻和空襲西藏事宜的時候。日軍也接到了會談無法進行的消息。
不論是岡村寧次還是板垣征四郎,還是中島今朝吾這些高級將領,都紛紛的怒罵英國人。這是掐斷了他們的生路,這是看著他們即將被洪水沒頂而不救。
“這些可惡的英國佬,我們不能便宜了他們!!”
岡村寧次麵部肌肉扭曲的擠出了這句話。
其他將官同樣的想法,紛紛咒罵。
岡村寧次咬著牙道:“諸位,大本營盡力了。雖然勒令我們不得侵犯英國人的邊境,但我們怎麼能放過這些見死不救的混蛋?我提議,我們的部隊向邊界運動,做好一旦守不住先遣軍的攻擊,就孤注一擲,拚死打開印度的防線,就算戰死,也要將先遣軍引入印度邊境,讓英國佬不能袖手看熱鬧!”
“我同意崗村閣下的提議!”
板垣征四郎舉手讚成道。
中島今朝吾也緊接著道:“我也同意崗村君的方案,既然對方見死不救。那我們何必給他們留餘地?”
其他將官有遲疑的,有反對的,但大家都知道這個最終的結果,這就是讓帝國占到了英國的對立麵,相當於為帝國招來了一個強敵。不過。大家都要戰死了,以後的事情誰能看得準?英國跟先遣軍開戰,那是否還有能力對付帝國本就不得而知了,但本著有仇不報是人的想法,他們也默許了這種極度危險的方案。
東條英機並非什麼戰略家,也非政治家,他骨子裏也有睚眥必報的因子,在得知英國居然公然拒絕借道的一刻,他就恨,在岡村寧次提出這個禍水東引的方案時,他不但沒有阻止,還舉雙手讚成。
“傳我命令!”
東條英機大聲的下令道:“命令第崗村寧次部向錯那,板垣征四郎向亞東那裏的山口運動,集中9步兵炮和迫擊炮,滿編製攜帶火炮,但不要靠近邊境,運動要隱秘,等待命令。”
“哈衣!”
岡村寧次和板垣征四郎目露凶光,大聲領命。
“其他各部整頓物資和補給,將僅有的防空武器構築陣地,明開始,繼續構築防禦陣地,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日軍的商談不被外界所知,英國那裏在短暫會談結束後,就迅速召開了會議,研究日本人可能會出現的新動向。
會議期間,大家一致認為,日軍在戰鬥中有可能逃向印度這邊,一旦日軍戰敗,邊境會受到衝擊,所以,要提前做好防範。
他們知道,先遣軍的力量不是現在日軍能夠u抵擋的,從上海戰鬥結束,一直到南京、揚州,高郵。徐州,乃至長春,沈陽和山東,這些地方,日軍就沒有一次像樣的阻擊,基本上一觸即潰。這次日軍同樣無法做到跟先遣軍戰鬥個你來我往,肯定會摧朽拉枯的被擊潰。
於是,在這邊晚上十來點鍾的時候,印度內開始了緊急的招兵調動。那些印度預備役,也就是年輕的青壯,紛紛拿起了武器,沒有統一的服裝,隻有鋼盔一人一頂,在半夜就開始集結,然後地方向大地方彙聚,亮後,他們會向印度和西藏的邊境運動。
這些兵純粹就是炮灰,是消耗敵人的炮灰,這裏英軍的數量不多,所以,丘吉爾不得不出此次下策。否則,從國內調兵路途太遠,就算馬來西亞那裏調動,同樣存在時間問題。
同時,伊朗那裏的三千英軍外帶五千的當地武裝也開拔了,向印度挺進,去支援那裏的守衛,防止日軍越鏡。
他們並不知道日軍的大蒜,並不知道日軍不是要衝擊他們邊境那麼簡單,日軍雖然已經沒有了生存空間,但依舊不忘臨死拉個墊背的,讓先遣軍和英軍起衝突,然後大戰。這樣既報了仇,又將先遣軍的注意力轉移到了英國人身上,按岡村寧次的算計,日軍會得到寶貴的喘息時間。
董庫同樣不知道日軍的想法,但如果日軍真的進入了印度,董庫絕不會放任這些惡魔逃離,就算跟英國開戰,他也會先把這股日軍留下再。要是英國真的公然幫助日軍,他有可能都會動用中亞的力量進攻一郎和印度,給英國人點慘痛的教訓。(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qidia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