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庫的沉思並不是無的放矢。如果這些航母回到日本人手裏是冥冥中不可逆的,那麼,太平洋戰爭日軍會不會出現?會不會一樣不可缺少?而自己在太平洋戰爭之前,是沒機會殲滅日軍的?
除了這個判斷,還有一點值得董庫思考,那就是太平洋戰爭會不會就在今年?
他知道這會曆史的軌跡已經有偏差,很多都無法預測。但大事情還是照常發生,比如七七事變,比如南京大屠殺,隻是有所變化,時間提前,程度不同而已。還有德國攻打波蘭。在一月前德國才占領的捷克斯洛伐克,按董庫的理解,上一時空可是三月打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九月才發動的對波蘭戰役,時間間隔是六個月。可現在,相隔不過一個月,老希就發動了對波蘭的戰役。
單從這點來,日軍偷襲珍珠港還真有可能是幾個月內的事情,也就是今年。
他哪裏知道老希的動作加快,幾乎是馬不停蹄,沒有給英國和法國太多的喘息時間的原因正是他呢?
原來,老希在得知意大利有了一批新式戰艦,戰列艦都可達到三十四節的速度,且防空的火炮、機關炮、高射機槍在戰艦上林立,彌補了之前戰艦防空薄弱的弊端,雖然沒有航母,但其新式戰艦絕對不是英國可以抗衡的。至於法國,海軍就更不成了,所以,他才急不可耐的迅速發動了對波蘭的戰役。
董庫在那沉思,沒有理會船上的人議論日軍的艦隊。也沒有管左伯陽和唐婉君回到身邊,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這個隻有他才知道的秘密上。
如果不是今看到了加賀號。聯想起太平洋戰爭,他都已經把這茬忘記了。因為,日軍已經被他宣判了死刑,不會出現在太平洋戰場上。
可現在看來,太平洋戰爭有可能不會按著自己想的路子走,意大利不會是首先挑戰美國的勢力,而會依舊是日本。從時間來看,他進攻日本本土怎麼也要明年。就算今年八九月份大部分戰艦下水,沒有幾個月的訓練,也難以形成戰鬥力,所以,一年的時間是必須的。
可現在德國對波蘭發動戰役,已經打到了納雷夫河,正按著上一時空的進程穩步進行。按著這個變化。攻打法國不見得會有那麼久,襲擊珍珠港也不見得會拖過今年,如果必須發生的話。
蘇俄也會在這兩個月對芬蘭發動戰爭,收回白俄羅斯以及烏克蘭部分土地,讓二戰徹底爆發。
看來自己想的簡單了……
董庫暗自自嘲了句。
他原本以為將日軍打殘,日軍就沒能力發動太平洋戰爭了。可現在看。對方的海軍力量依舊在,而且因為自己的兩艘改裝航母實力並不比有金剛和霧島時的上一時空差,反倒還強。畢竟這兩艘航母的速度和防空力量都是世界一流。
加上對方研究改裝後的驅逐艦和巡洋艦,會很快提升他們戰艦的速度,並將剩餘航母改造。用不了幾個月,實力就會跳躍式的增長。
真的改變不了曆史嗎?
董庫抬起頭看向茫茫的大海。心裏不斷翻騰這個念頭。
如果日軍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那麼,這裏美國就介入了,那樣的話,他再介入攻擊日本,就等同選擇了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