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庫撤離意大利實際上並非放棄了那裏還沒有完全運走的機械。三後,墨索裏尼宣布意大利無條件投降,向以色列投降。邢遠的三後開始撤軍,但以色列的部隊卻進入了意大利,接管了怒鋒的管轄權,開始跟已經投降的墨索裏尼簽署各項條約,並用數百艘大貨輪運送怒鋒沒有來得及運走的物資和礦藏,設備,運回本土。
邢遠在意大利撤軍,於磊也差不多的時間從希臘撤軍。於磊雖然很想去那些意大利沒有占領的區域去轉轉,但也知道那不妥,所以,收拾幹淨沿途後,也有序的撤離了希臘。
倒是曲軍剛沒有馬上離開埃及。埃及是殖民地,是英國的殖民地,董庫當然不會讓其還在英國的懷抱。
曲軍剛的大軍在最初的掠奪過後,讓埃及人奇怪,卻非常歡迎的是他們居然幫助他們在戰火中恢複家園。
怒鋒撤離意大利,撤離希臘,最後撤離以色列,卻占據埃及,美其名曰幫助他們在廢墟中重建家園。這一連串的舉動讓世界上關注的各國相信了怒鋒不會占領任何國家。以色列成功的戰勝了意大利,用時僅僅幾,五千萬英鎊不多,對於國戰,那是毛毛雨了。畢竟幾十萬大軍動作,而且彈藥消耗,士兵死亡的撫恤,物資補給的消耗,不賠錢就不錯了。
但外界很快得到了具體的雇傭消息。那是因為以色列也沒錢,他們除了在錢幣上的支付外,還有三十噸黃金和各種珠寶文物,價值超過了兩個億英鎊。
這個數字讓大家還可以接受,這就是,一場國戰下來。以色列僅僅支付了這和英鎊三個億的代價,就打贏了戰爭,並跟怒鋒建立了絕對友好的關係,否則又怎麼會得到接管戰敗國的待遇?
同時,還有一個更大的消息,以色列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在怒鋒手裏購買了二十艘大戰艦。其中包括四艘戰列艦,四艘戰列巡洋艦,兩艘無謂級戰列艦,一下成了地中海海軍實力最強的國家。
這下英國懵了。自己的戰艦大多沉沒,還沒有新鮮血液注入,以色列取代了意大利的海軍地位,那他們原本控製地中海的可能就暫時沒了。
丘吉爾一麵派人聯係怒鋒試圖接管回埃及的殖民權,一麵再次向歐亞發展銀行貸款十億英鎊,用於打造戰艦和航母。為將來的爭霸再積蓄力量。
當然,抵押還是珠寶文物,這是丘吉爾在最近一個月裏籌集的財物,用以準備大戰的。
丘吉爾的要求當然不會有回應,董庫這麼會讓他收回埃及,靠近西亞,靠近蘇伊士運河呢?這是遏製他們發展的途徑,當然不會放手。
而此時。柳敗城已經把提前組織的班子輸送進了埃及,“協助”那裏開始構建國家管理機構。等英國得到回應的時候,埃及就宣布獨立了,徹底跟他們撇清了關係。
這邊的動作沒有影響到其他國家的想法和動作,所有被德國占領的國家這會還有流亡政府的,都開始籌劃如何雇傭怒鋒來幫他們收回國土。
在十幾的時間裏,這些人輾轉的在以色列見到了怒鋒公司的副總裁柳敗城。一一見麵後。經過四的交談,他們得到的答複卻是涉及到國家太多,怒鋒不單獨接任何國家的雇傭對德開戰,必須是所有被侵占的國家都參與,怒鋒才會接受雇傭。不會給那些不出錢的國家享受成果的機會。
同時告訴所有代表,怒鋒現錢交易,也可以實物抵錢,還可以出讓礦產開采權來抵債。錢可以去歐亞發展銀行貸款,貨幣隻要歐元。
這個結果讓趕來秘密會晤的各國代表懵了,錢不是問題,他們在戰爭中損失的錢都難以計數,還包括無數人的生命。他們有的國家是存在這樣的想法,那就是一旦開戰,不把德國打敗怒鋒不會收手,所以,他們不用出錢都能夠享受到國家解放的成果。
但這下他們不用指望了,他們必須要付出點什麼才能夠獲得雇傭的機會。
於是,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南斯拉夫、蘇聯,先一步聚頭,在一的時間裏達成了協議,商討出以三十億英鎊的代價雇傭怒鋒。
他們以國土麵積來決定出資的數目,蘇俄最多,法國次之,以此類推。至於那些已經投靠德國陣營的國家,他們無暇理會,怒鋒自己看著處理吧。
他們秘密的會晤沒有半點風聲露出,連德國也沒有發現異常。當老希得知怒鋒撤離了希臘,沒有對南斯拉夫動手的意思,也鬆了口氣,以為因為武器公司的關係,怒鋒不會對他們動手呢。
放心之餘,老希開始考慮春季戰爭,要在積雪融化後徹底打敗蘇俄,然後再進攻英國本土。至於意大利,沒有了意大利他反倒覺得輕鬆了許多,不用在為這個逗比浪費精力了。
各國在商討出結果後再次見到柳敗城,並逐一根據商討的結果給出各自的雇傭價格。
讓他們意外的是,這個原本應該談判許久的雇傭,卻在不到一的時間就完事了。柳敗城早就準備好了各自的協議文書,在得知大家給出的傭金總數後居然沒有討價還價,直接就同意了各自給出的錢數。同意了他們給出的礦產開采權和珠寶文物作為傭金,非常的幹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