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陣營格局(2 / 3)

隨著新的世界行為準則的敲定,世界的格局慢慢電話成型。那些後世被各國瓜分的太平洋島嶼沒有了他們這些國家的事,宣布duli和建國的國家也都得到了聯合國的承認。

美國也是聯合國的理事國,但由於戰爭中,他們被排擠在外,根本就沒有參與到最終決策,雖然不是孤立,可也有被拋棄的味道,要想再當老大,恐怕有點難了。

意識形態陣營也出現了平衡,數個共和國的建立讓蘇俄不再孤單,讓列強不再一家獨大。可由於真正的戰勝者是怒鋒。而怒鋒沒有國土,隻是個雇傭軍,而且怒鋒旗下的歐亞商業有限公司構建的歐亞商盟內。不但有王朝,還有共和國。也有大ri本帝國這般的存在,所以,意識形態陣營就非常微妙,也沒有誰獨大的感覺。

畢竟怒鋒不代表任何意識形態,所以,後世的冷戰估計不會出現了。

連續幾個月,董庫都在坤甸遙控著事態發展。至於德國大搬運,和各國的戰爭賠償,那些都跟他無關了,倒是歐亞發展銀行。這個被懷疑是董庫產業,跟歐亞商業有限公司同名的猜測,在得不到證實,而且還致力於各國基礎建設的貸款的銀行,受到了世界的認同。

歐亞發展銀行給世界各國實行戰後貸款。幫助其等恢複經濟。同時,歐亞商盟也加入了其中,大力度的資助那些戰爭國的恢複建設。

歐亞商盟旗下的各國產業雖然剛剛有了雛形,可畢竟早一步開始建設,遠離戰火。而且資金雄厚,再加上大換血得來的現成設備和相關的技術工人,發展的速度自然就快。

大批的戰艦和貨輪被這些沿海的國家得到,貨輪賣給了那些本國搞海運的公司,向歐洲這些國家傾銷各種物資,換取他們貸款得來的財富。

糧食,布匹,蔗糖,燃油,輕化工產品,香煙,家電等貨物更是壟斷了歐洲市場,甚至水泥都在那些連廠子都沒有的國家裏成了唯一的支柱材料,隻是是舶來的而已。

這期間,除了美國還在大戰,中國的戰爭也遠沒有結束。

讓董庫鬱悶的是,戰爭如果沒有外力的話,貌似幾年都打不完。

難道一定到四九年結束戰爭?

他暗自猜測,這或許是改變不了的曆史軌跡。

打就打……

他沒有過多的想法,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但下達了武器禁運的命令,禁止旗下各國向中國訴輸送武器。但並沒有管其他國家。

在將德國徹底搬空,已經失去了一個工業大國的基礎後,董庫在各項宣言和條約按著他的設想完成的時候,開始吸納各國加入歐亞商盟。

這隻是商業的聯合,加入的好處自然是會得到商盟內的國家資金的支持,利於快速恢複經濟建設。

而且商盟內的國家在工業科技上已經有了趕超世界各國的苗頭,隻是缺少工業基礎的累積而已,國內的產業極端化,還不能完整的達到整體超越。

可這些足以讓各國眼熱,蔽riri本的電視,冰箱等家電產品的技術首屈一指,足以傲視各國。轎車也是同樣,連摩托車,自行車等也是款式新穎,美觀耐用,都是他們需要隱進的技術。

一旦加入商盟,就可以獲得這些國家的投資建廠,可以拉動國內的產業發展,隱進外資還能解決失業的問題,對於快速恢複經濟建設是相當有利的。

隻是有一條,加入商盟後,各國之間的貨幣隻有歐元,本國的貨幣不能作為商盟內的交易貨幣使用。為了獲得更多的歐元來購買他們需要的設備和相關資源,這些加入商盟的國家隻能是用礦產、石油等出口商盟內最早的核心國換取歐元,或者以物換物,加快自己的建設。

歐元在德國戰敗後的幾個月裏逐步開始取代了英鎊,至於美元,早就已經貶值,憑空蒸發了數十億財富。

在9年冬季來臨的時候,歐元成為了世界最硬的貨幣。

董庫此時看到時機成熟了,遂下達了黃金掠奪計劃。

於是,歐元被定為跟美金掛鉤,而各國貨幣跟歐元掛鉤,取代了上一時空美金的地位,將世界各國的經濟捆綁在了歐元上。

這會,再想獲得歐元在歐亞商盟各國購買商品和物資,那唯一的途徑就是到歐亞發展銀行用黃金換取歐元。

歐亞發展銀行也應運而生了一個單獨部門,就是歐亞黃金儲備,專門跟各國進行黃金兌換歐元的業務,來用歐元推動整個市場經濟。

這期間,董庫除了正忙碌這些,最大的事情就是在蒙古的秘密實驗基地爆炸了第一枚核彈,成功的獲得了相關的爆炸數據,讓董庫對核的研究更上了一步,也開始試著在沙漠裏建造第一座核電站。為研究核動力做好基礎準備。

核爆的消息在世界上還是秘密,由於戰後對於毒氣彈的禁用和研究限製,各國手裏沒有超級殺傷武器。核彈。將會是懸在各國頭頂的利劍,隻是董庫並不打算用而已。

他的武器研究一直超前。現在再攻克發動機的技術,就可以製造出彈道導彈了,而且洲際導彈已經不是問題,隻是速度由於技術的關係,還不能躲過自己的導彈攔截。當然,他國是避而指望了,他們對於火箭的研究才剛剛起步。而且製導,他們連衛星升空還不知道呢,談何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