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等傍晚後,由於外交上上的扯皮已經開始,於此同時中美雙方高層除了讓部隊提高戰備級別外,也是命令部隊不得進行大規模的攻勢。首先是宋俊鵬元帥下令第三師除了固守克查赫外,不得再主動出擊。
而美國方麵,美國陸軍的第5集團軍的司令馬克?韋恩?克拉克看著手中這封來自美國本土的電報,麵露悲憤之色:中國人無恥的對我們發動了偷襲,以至於讓數百名軍人犧牲,而華盛頓的那些政客卻是讓我們保持克製,連反攻都不能反攻!
克拉克的這些想法毫無疑問是沒有考慮到政治,在他看來既然都被中國人偷襲了,而且還不是那種幾人幾十人的小規模軍事衝突,那可是參戰部隊高達數千上萬人的大規模戰役了,如果說這樣都不能被稱之為中國對美國宣戰的話,那麼就是太過荒唐了。哪怕是真的不能看成是宣戰不發動全麵戰爭的話,最少在克查赫那裏也得發起反攻把克查赫給奪回來。
然而這些想法隻是他這個軍人的想法,並不是美國華盛頓那些政治家們的想法!而這個時候也就可以看出來,哪怕是軍人的想法,這個克拉克的想法也不是一個四星上將級別的高級將領應該有的相反,反而更像是校官級別的中層軍官應該有的想法。
其中的理由也簡單,那就是克拉克的成為高級將領的時間還是太短,沒能適應身為高級將官應該有的思維模式。他的晉升的速度都不能用坐飛機來形容,得用坐火箭來形容了,二戰爆發後,美國參戰前夕也就是1940年的時候他才晉升為中校,然而美國參戰後,他的軍銜就是火速飆升,1941年就晉升為準將,1942年就被晉升為中將,1945年就被晉升為上將,也就是說他用了五年的時間,就從中校升到了上將。這等晉升速度足以讓中國三軍一大票將領驚掉下巴,要知道二戰期間中國雖然也崛起了不少將領,少數幾個人的晉升速度也非常快,但哪怕是這些前途耀眼的明星三代將領,他們這幾年晉升也不過一兩個級別而已,比如李玉挺,內戰期間二十歲不到的他就是少校了,到1939年才被晉升為少將,到1945年才被晉升為中將,也就是說哪怕是李玉挺這樣的軍中驕子,在少將到中將這個級別上,依舊花了六年時間來積累資曆。可以說二戰期間這短短五六年裏中國三軍裏尉官和校官這個級別上連續晉升三四個級別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將官裏頭連續晉升兩個級別的就非常少,至於海軍的呂健元帥隻能說是個特例,因為這人是陳華天的支持者,陳敬雲是出於讓陳華天更好的獲得海軍支持才破例連續讓呂健晉升了兩級,絕大部分都是隻能晉升一個級別而已,連跳兩級的非常少。
然而在美國陸軍裏頭,連跳三級這種事情已經不能算特例,而是常例了,甚至連跳四級、五級乃至六級的都大有人在,這裏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戰前的陸軍規模太小,而相應的高級將領自然也就少了,二戰爆發後美國陸軍從戰前的十幾萬人一下子飆漲到近千萬人,這對高級將領的需求自然也就增加許多,沒有高級將領怎麼辦,火速晉升唄,所以戰前一大票美國的校級乃至尉官被火速晉升為將官,這些人在短短四五年裏就從指揮一個連,一個營變成指揮一個軍,一個集團軍的高級將領,也就導致了美國陸軍裏高級將領的資曆上對比其他幾個主要參戰國,比如德軍、蘇軍和中國陸軍欠缺了許多。
二戰裏各國陸軍高級將領裏頭,德軍,蘇軍的名將一大堆,而中國陸軍的高級將領中雖然在二戰裏成名的新生代名將沒有多少,但是二三十年代的那批老將都還在,那批中間的新生代高級將領也都是一個個資料十足,戰功顯赫之輩。
唯獨美國陸軍,高級將領清一色的都是新手,裏頭固然有幾個出色的,但是距離名將還差一大截呢,這也就導致了美國陸軍在二戰當中是很少實施高難度的戰術,基本上美國陸軍打仗就是一路平推過去,毫無戰術姓可言。
這裏頭一方麵固然是美國陸軍的火力強大,後勤充足,不用各種戰術也能一路平推過去,但是另外一方麵也和美國陸軍高級將官階層能力缺乏有關,這沒能力組織各種眼花繚亂的戰術安排,索姓也就不用了,直接一路平推過去簡單了事。
如果您覺得《辛亥大軍閥》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