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退役金以及殘障軍人的撫恤金和戰爭時期的龐大軍費比起來,還是不值一提,1946年中國裁軍後,同時又不用打仗,這軍費開支直線下降,財政部總長吳岩清也不用每天都愁著該怎麼推銷那些戰爭債券了,不過政斧的赤字依舊非常大,戰爭結束以後的很多年裏,中國都得為了縮減赤字而頭疼,這政斧的債務估計也是一天比一天多,鬼才知道幾十年後政斧會負債多少。
雖然政斧愁著財政赤字,但是民間尤其是工商行業裏卻是一片興旺的景象,戰爭的結束縱然給國內的諸多國防承包商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很多以國防承包為主業的企業一夜之間裁員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八十以上,不過一部分國防承包商企業也是早早就有了準備,比如國內最大的國防承包商福樂電氣,在1944年中曰戰爭結束之後就是深深的感受到了戰爭結束之後的危機,從那個時候開始福樂電氣就開始為了轉型而努力,過去兩年來一直都是為了戰爭結束後的轉型而努力,所以到1946年正式停戰,軍方開始大規模裁軍後,福樂電氣的相關軍功業務雖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重創,但是福樂電氣一方麵是進行軍工行業的裁員,另外一方麵也是積極開闊民間市場以及國際軍火市場,這損失雖然有,但是好歹是撐住了沒倒下。
即便1946年的福樂電氣受到了戰爭結束的影響國防業務低迷,導致股價暴跌,但是其1946年的福樂電氣和1939年的福樂電氣依舊是沒法發的,1939年的福樂電氣頂多也就是一個大型企業,但是1946年的福樂電氣已經是成長為了真正的超級企業,下屬諸多企業的產品線裏不但含括噴氣式航空發動機這樣的工業之花,更有供應幾乎整個國內工業的基礎大型設備,比如工業用機床,石油設備,電力設備等,同時為了抵抗軍功業務在戰後的低迷,福樂電氣還大力開發了諸多民用產品,依靠其深厚的技術底蘊和龐大的資金規模,幾乎是全麵進軍家電產業,電冰箱,電風扇,空調等有,同時還大規模進軍石油產業和汽車產業。
福樂電氣由於依靠技術和資金,競爭力比國內的諸多中小廠家強得多,以至於五十年代後就第二次遭到了壟斷的指控,福樂電氣在二十年代的時候就因為壟斷了全國的電力工業和電力設備遭到壟斷的指控,最後被迫拆分為北方電力、南方電力、福樂電氣三家。而五十年代後再一次遭遇壟斷指控,被迫再一次拆解並重組,不過在當時陳敬雲的支持下,福樂電氣還是保住了大部分家底,隻是把一些非核心業務,比如家電和汽車以及石油讀力成立子公司,而繼續保有核心業務,比如電子基礎產業,航空發動機產業,重型機械產業。
當然這是後來五十年代的福樂電氣,而在1946年的福樂電氣,還是比較悲劇的,戰爭一結束呢,股價就暴跌百分之十,中國裁軍計劃陸續出台後到1946年底福樂電氣的市值已經比1945巔峰時期縮水了三分之一。
1946年,相對於福樂電氣的悲劇,其他非國防相關企業卻是一個個都是滿臉笑容,賺的錢連口袋都裝不下了,彙東新路的那些資本家們叫嚷著歐洲是我們的,世界是我們的向全球方向廣泛投資,短短兩年時間不到,中國就利用貸款、直接投資等各種方式向德國、奧地利等中國控製下的歐洲地區投資了不下兩百億華元。
而當1946年6月中國、美國、英國聯合簽署關稅協議的時候,代表著美國市場和英國、法國等傳統西方市場自二戰爆發後再一次對中國開放,並且由於關稅協議的存在,使得了中國的產品不用受到以前的那種高額關稅,而這個時候,中國製造開始走向全球。
僅僅是關稅協議簽訂後的半年裏,也就是1946年下半年,中美兩國的貿易重量就達到了1946年全球國際貿易總量的三分之一。由此可以看的出來,1946年的中美兩大經濟體在世界範圍裏占據了如何地位。
這關稅協議是有利有弊的,對於中國來說,美國和歐洲等西方市場固然是對自己開房了,但是同樣的中國以及中國控製下的亞洲市場也對米國開放,這裏頭利益得失就是很難說的清楚了。
當一片繁榮的表象中,時間邁入到1949年,而這一年對於中國來說並不平靜。
如果您覺得《辛亥大軍閥》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