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家一掃之前的頹廢,一咬牙又從周家兌換了三枚藥石名額,考慮到祖仁傑的運氣,祖大千親自拍板,將三個珍貴的名額交給兒子處理。
祖仁傑果然不負眾望,第一枚藥石就解出了一株五百年份的野參,祖家士氣大振。
祖仁傑甚至故意來到張宇身邊示威,而這個時候張宇恰好選中了一塊滿是裂痕的石頭。
現場一些跟張宇建立了良好關係的名醫一致認為這塊石頭絕對不可能是藥石。
如果是藥石的話,表麵絕對不可能開裂。
周家人也覺得這塊石頭不靠譜,再三提醒張宇,可張宇就是認定了這塊石頭。
“子,運氣不錯,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塊石頭中應該封印了好東西。”張宇之所以選中這塊石頭,完全是老吳的意思。整個藥石園能讓他老人家感興趣的東西實在不多。
“哈哈!”祖仁傑過來的時候,張宇正打算解石,基於之前一連兩次的好運氣,他自信心膨脹,對張宇冷嘲熱諷:“我張神醫,我承認你運氣不錯,但是這塊開裂的石頭,你可真的選錯了。”
張宇暗自冷笑一聲,並沒有理會祖仁傑的言語,依舊拿出鈹針準備解石。
祖仁傑見狀,一臉的鐵青,張宇的漠視讓他受到了極大的侮辱,本想挽起袖子跟他理論一番,卻見祖大千給他使了一個眼色。
父子連心,祖大千的心思祖仁傑自然是知道的,他先忍耐一下,隻等張宇解石失敗,有他受的。
隨著張宇手中的鈹針飛舞,臉盆大的石頭石屑亂飛,體積急速變,幾分鍾後,石頭體積縮三分之二,但通體卻呈現出了翠綠的顏色。
“啊,這樣的石頭都能出翡翠,不定翡翠中真的封印著什麼絕世靈藥。”一個對翡翠比較了解的名醫驚呼一聲。
按照現在呈現出的情況來看,這塊翡翠完全達到了帝王綠的品質,而且還是最為難得的玻璃種。
品質如此高的翡翠中,封印的東西又豈會一般。
張宇處事不驚,依舊用鈹針解石,隻是他心裏多少也有些可惜,如此品質的翡翠完全成了石屑,暴殄物啊。
張宇不懂翡翠的行情,但從周圍名醫們的點評來看,這塊翡翠若是原封不動的話,至少能賣出三千萬以上的價格來。
他不免有些感慨,剛畢業那會,他還是一個為了工作,為了生計而發愁的專科生,遭遇了老吳後,一切都改變了。
“有東西,有東西,裏麵有東西!”
就在這時,周圍的名醫們再次喊了起來。
透過薄薄的那層翡翠,他們已經看到了一本古銅色的書籍。
張宇急忙收斂心神,心翼翼的剝開最外層的翡翠,取出了那巴掌大的書籍。
這本書籍跟之前解出的醫書不同,它的封麵有三個瀟灑古樸的大字《銅人經》。
等到看清楚那三個大字後,名醫們不禁紛紛驚呼,乖乖,居然是銅人經,中醫針灸學的大成之書。
《銅人經》,又名《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據它是宋代名醫王惟一編著,當時他還鑄造了一尊針灸銅人,經書也是因此而得名。
王惟一在《銅人經》中詳述了手足三陰三陽經脈和督、任二脈的循行路線和腧穴,參考古代醫學名家學,予以訂正,並繪製經脈腧穴圖。此書還對《靈樞?經脈》的原文作了注釋,內容簡明扼要,頗為後世名醫所重視。
不過此經書在清代的時候已經失傳,就連王惟一親手鑄造的那尊銅人也是不知所終。
現場的名醫們沒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還能見到這本針灸大成之作。
不過新的問題也出現了,《銅人經》是宋代名醫所著,那豈不明,這些藥石都是在宋代之後製作的。
張宇現在也確定了,周家收集的這些藥石,正如老吳之前推斷的根本不是神農氏那個時候製作的,充其量就是他的後人弟子的手筆。
所以,想在周家的藥石園得到神農氏親自封印的百株神藥,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銅人經》的出現,讓現場那些對百株神藥還有幻想的名醫不免有些失落。
談雪蘭卻得意的笑了起來,她故意看著祖仁傑道:“你不是這塊石頭不可能是藥石嗎?你現在怎麼?”
祖仁傑氣得臉上青筋迭爆,嘴巴張了又張,卻不知道什麼好。(未完待續。。)
ps: 赤雪ps:各位親愛的讀者朋友,本書目前的確有大量存稿,但礙於出版原因,電子版內容不能超前實體版,所以更新會慢一些,還請大家諒解。求支持,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