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宏這輩子打過大大小小十幾場商戰,贏多輸少。以豐富的經驗總結出一個道理,想要在商戰上贏得勝利,除了具有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周詳的計劃外,還要有破釜沉舟的勁頭。得知坯布短缺的消息是真的以後,衛宏馬上讓李璿青下令開始四處收購坯布,坯布的價格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收購,不高也不低。為了不讓其他兩家商行起疑心,宏遠商行對外放出的話是,最近接到一單買賣,準備製作一批成衣發往北方。
現如今,京城最大的坯布供應商是天佑布行,除了天佑布行之外,還有三家大規模的布行。由於天佑布行需要供應三大商行,庫存的坯布也不富裕,因此衛宏隻在天佑布行收購了五千匹布,另外三家大規模的布行每家收購一千到兩千匹不等,合起來總共一萬匹布。一口氣吃掉一萬匹布,對宏遠商行來說也不是容易的事,但衛宏卻覺得這數目遠遠不夠。畢竟這次宏遠商行的對手是天字號和鴻達這兩家頂級商行,如果隻收購一萬匹布的話,對方平攤一下也隻不過五千匹而已,哪怕是造成壓力,也並不致命。為了一舉擊潰天字號和鴻達,衛宏讓李宗仁在整個京城境內乃至周邊地區,無論是中型布行還是小型布行,都開展收購渠道,利用一個月時間又收購了兩萬匹。
如今天氣已經漸漸轉冷,夏天的衣裳已經不再適用,必須轉而製作秋冬的衣裳。而秋冬衣裳所需要消耗的布料是夏季衣裳的兩倍到三倍不等,秋冬衣的利益隻比夏衣高出三分,而投入的布料卻多出兩倍,因此投資姓價比並不合算,也無法在根本上對天字號和鴻達進行打擊。最後衛宏一咬牙,幹脆動用宏遠商行現存的流動資金和非流動資金,一口氣又像刮地皮一樣在附近地區的所有布行手裏搜刮了兩萬匹布。
全部加起來總共有五萬匹布,這些布全都囤積在京城外的倉庫裏。由於坯布的數目太大,價值太高,必須確保萬無一失,若是有人突然發難,放一把火把布都給燒了,那巨大的損失可以直接讓宏遠商行徹底脫離京城。為了安全,衛宏憑借他的人脈關係,讓老程同誌抽調了一百個兵丁在城外的倉庫看守。後來還是不放心,就又和房遺直托關係,房遺直找房玄齡,房玄齡又找執掌兵權的朋友,又調出一百兵丁給衛宏。加上宏遠商行自己的人,裏外裏有二百五十人看守倉庫,如果不是大軍來襲的話,坯布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廣交友,少樹敵,再次得到了應驗。關鍵時刻能求到朋友,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立秋時分,衛宏便下令宏遠商行開始製衣,為了在坯布短缺的征兆發生之前將成衣製出。衛宏特意從杭州運來了二十個縫紉機,最後終於在寒露節氣到來之前,將秋冬成衣全都製好。五萬匹布變成二十萬件秋冬衣裳,整整齊齊的堆積在倉庫裏,隻要時機一到,馬上就開倉放衣,席卷整個京城市場!
由購買布到製衣,所有的決定都由衛宏一人艸持,起初李璿青還稍稍過問一下,見衛宏辦起事來遊刃有餘,就幹脆當了甩手掌櫃,將大權全都交由衛宏一人。大事都衛宏忙活了,已經許久不去國子監的李璿青,這些曰子也開始頻繁往國子監跑,去幹什麼不知道,總之是和生意無關。一直對衛宏抱有成見的李宗仁,見衛宏做事如此緊鑼密鼓井井有條,也從心底裏接納了衛宏。也正因為上下一條心,宏遠商行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將二十萬件秋冬衣都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