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衛宏詳細的跟老李同誌和蕭瑀講解了一下銀行存錢的具體艸作。銀行裏的錢,除了可以借貸給商人,還可以借給地方政斧衙門之類的,用來修建基礎設施,或者救濟難民。曰後基礎設施變相獲得了利益,或者難民富裕以後,可以將這筆錢再補回來。雖然這方麵的錢不會贏利,但卻可以幫助大唐興盛,比賺錢的意義更大。不過現在時機不成熟,僅有京城一家銀行是遠遠不夠的,隻能暫時借給少量的商人。等曰後銀行多了,遍布各處,錢的基數也變大,就可以完全的發揮出銀行的特姓。哪怕是某個銀行裏麵的錢全部都散出去了,臨時有百姓或者商人來取錢借貸,也可以從其他分行周轉,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穩定高效。
聽完衛宏的科普後,老李同誌龍顏大悅,本以為銀行隻是用來賺錢的,不曾想還可以利國利民!此時,老李同誌看衛宏的眼神都變了,幸好衛宏知道老李同誌沒有龍陽之癖,否則真會以為他對自己有邪念。
一直和老李同誌探討到子夜,衛宏才離開皇宮。結果剛走出宮門,便被兩個仆人給攔住了去路。見到這兩個仆人,衛宏本能的想起當初被程知節強行擄走的情景,頓時內心警鈴大作,轉身推入宮門內則,在侍衛的掩護下,語氣不善的衝那兩個仆人言道:“你們要幹嘛?!”
這倆仆人不知道衛宏為何如此警惕,卻也不敢多說話,隻是衝衛宏行禮,恭恭敬敬的言道:“先生莫驚,我二人是受命在此等待先生。我們乃盧國公府上的仆人,受我家公子之命,請先生到瀾波亭做客。”
聞言,衛宏這才放下心來,不過心裏卻直犯嘀咕。這程處默是不是腦子有坑?大晚上不睡覺,老出去溜達什麼玩意。他出去玩也就出去玩了,還拉著自己幹什麼?自己可是有家有業的人,夜不歸宿的事可幹不出來。
不過既然人家都來叫了,不去也不好。衛宏當下便跟著仆人上了不遠處的馬車,往著瀾波亭而去。
衛宏聽說過這個瀾波亭,貌似是煙花之地的一個小亭子,在京城有些名氣。聽說每到半夜三更,瀾波亭內就會聚集一些風流公子,絕美佳人,在其中吟詩作對,對夜當歌。如果是程處默叫的衛宏,肯定還有尉遲寶林、房遺直他們。衛宏好像記得,房家的門風很緊,房玄齡從不允許自家人和煙花柳巷這種地方沾染半分。來京城這麼久,程處默他們也沒叫衛宏去過煙花之地,今天晚上是怎麼回事?
滿腹狐疑的跟著仆人到了‘長春園’,在老鴇子的指引下到達瀾波亭。起初衛宏還以為隻是個普通的小亭子,沒想到這瀾波亭竟然名符其實,坐落在一個人工水池的上麵。人工水池不小,晚上的時候一眼望不到頭,在岸邊和瀾波亭中間有一條九曲十八彎的石廊連接。且這個瀾波亭並不是那種四麵漏風用柱子搭建的涼亭,而是一個和閣樓差不多的建築,有牆有門,甚是氣派。
老遠,衛宏便聽見瀾波亭內傳出一陣陣悅耳的歌聲,此情此景此聲,倒是有幾分‘夜夜笙歌’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