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邊陲之事【求推薦!】(1 / 2)

‘習慣’是一種力量。衛宏在家裏閑雲野鶴這麼長時間,已經開始漸漸的習慣了這種輕鬆的生活。而就在此時,老李同誌的一道聖旨,將衛宏給召進了皇宮,衛宏的好曰子也就此結束。

老李同誌最近在忙活西境諸事,這次召衛宏進宮,為的也是此事。從前隋開始,西邊境外的吐穀渾一方麵不斷派遣使者來唐,並在承風戌等地互市,表麵上與大唐交好;可是另一方麵,吐穀渾又趁著大唐政權初立之際,頻繁擾犯西方邊境,延邊十一州均受其害。前段時間由於馬鬃山一戰,老李同誌無暇顧及吐穀渾。現如今,回紇已經安穩了下來,有回紇的牽製,東突厥無法有太大的動作,西北方的邊境暫時沒有太大的憂患。至此,老李同誌不願再坐視不管吐穀渾的惡行,同時為了經營中西交通的阻礙,必須盡快教訓吐穀渾一下。讓其對大唐懷著敬畏之心,或者幹脆將其征服。

這種大事,按理來說,不應該找衛宏,畢竟衛宏區區一個縣伯,有名無權,根本就沒資格插手。但老李同誌和李靖、魏征等人商討了許久時間,也沒有想出一個萬全之策,這才在李靖的提議下,讓衛宏過來幫著出謀劃策。

待衛宏進了紫宸殿,老李同誌也不廢話,直奔主題:“西邊吐穀渾頻繁犯邊,必須對其懲戒一番。但朕苦於無良策,便想聽聽你的意思。”

麵對這種國家大事,衛宏不敢有絲毫懈怠,連忙進行頭腦風暴。以衛宏對吐穀渾的了解,近三十年來,吐穀渾汗位更迭頻繁,國家動蕩,甚至在前隋煬帝的進攻下,政權暫亡。後來趁著前隋內亂之際,盡複故土,並對突厥表示名義上的臣屬關係。雖然吐穀渾在任何方麵都無法與大唐相提並論,但因為有突厥撐腰,屢屢對大唐陽奉陰違,近年來更是變本加厲,屢屢偷襲唐西方邊境。對付這樣的國家,就不能跟它講道理,武力是最簡單直接的解決方式。

沉默半晌之後,衛宏低頭拱手言道:“聖上,依臣之見,想要讓吐穀渾安分守己,唯有一個辦法,便是對其進行軍事打擊。吐穀渾不是什麼強敵,以雷霆手段以擊之。讓吐穀渾吃些苦頭,其自然會安分守己,不敢再造次。”

“你所說的雷霆手段,應當如何解讀?”老李同誌就知道衛宏會有辦法,當即問道。

衛宏言道:“派出一支隊伍,駐紮在西邊。待下次吐穀渾再來犯,便分三路進軍,不僅要將吐穀渾的軍隊驅趕回去,還要直搗腹心,重創其銳氣!當然了,進入吐穀渾境內的軍隊,不宜精兵強將,用以二三流的軍隊便可。畢竟吐穀渾與突厥正處在熱戀期,一旦咱們進攻吐穀渾,突厥定不會坐視不理!屆時,萬一咱們無法及時撤退,被趕來支援的突厥圍困,恐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精兵強將是萬萬不能損失的,而二三流的軍隊,便是損失一些,大唐也能承受得起。”

聞言,老李同誌眉頭微微一皺:“便是二三流的軍隊,亦是一份力量。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進攻到吐穀渾的腹地,是不是代價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