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京城或者杭州、蘇州這些地方不同,邊境或者番外的城池,基本上都很小,主要用來囤積兵糧戰備物資等東西,以及用來保護地方政斧,而百姓們主要都生活在城外鄉野。哪怕是像穹窿這種國家中心王都,規模也不是很大。倒不是因為象雄不想把王都建大,主要是天氣、條件、以及人文環境不允許。還沒攻入穹窿城內的時候,光從外麵打眼一瞧,也就隻有杭州一般大小,甚至連一半都達不到。這也是為什麼,衛宏隻用八千騎兵,就可以起到圍城的作用。
城內沒有百姓,除了政斧門戶機構,便是貴族的豪宅。皇宮處在正對著城門的最裏麵,駕馬疾奔,眨眼之間便到達宮門處。衛宏本以為宮門會緊閉,結果到了一看,發現宮門大開,侍女侍從背著包袱四處奔逃。除了這些不相幹的人,侍衛、官員、貴族、皇族,全都不見了蹤影。
意識到象雄的皇族很有可能趁機逃走了,但考慮到想要離開穹窿隻有兩個辦法,第一個是從正門離開,第二個是翻山越嶺。這些皇族養尊處優慣了,讓他們爬山,肯定是極其辛苦的,料想還沒跑遠。衛宏便馬上下令,命程處默帶兩千騎兵,快速移動到三麵山巒的背麵,截擊逃竄的皇族,務必將穹窿的皇族、貴族、官員一網打盡。
與衛宏想象的差不多,饒是象雄這種高原國家,皇宮的修建裝飾也是一絲不苟的,雖沒有老李同誌皇宮那般高端大氣上檔次,卻也是極其不俗的。難以逾越的高牆,氣派的宮門,連綿不絕的宮殿,以及宮殿內部各式各樣奢華的裝飾物,都證明一個事實,但凡是君王,沒有任何一個人會過清苦的曰子。倒也是,身為一國之君,若是連自身的生活水平都無法提高,又如何去提高全天下百姓的生活質量?
象雄國主的金鑾殿到底叫什麼名字,衛宏不知道,哪怕是殿門上懸掛著一個巨大的牌匾,衛宏也無法看懂,索姓也就不去理會這金鑾殿到底叫什麼了。帶著賽瑪噶和十來個士兵進入,衛宏沒有去坐王位,而是在王位下首的一個位置上坐下,**下是柔軟的毯子。做了這麼久的馬背,**早已被磨得僵硬,此時坐上如此舒適的毯子,倒是有些不適應。
在衛宏等待程處默追捕象雄皇族的時候,整個穹窿城都亂成了一鍋粥。盡管衛宏不打算留下象雄,但不代表衛宏不會趁火打劫,中飽私囊……畢竟大唐也是出了力了,多多少少還是要賺些外快的。據探子來報,象雄參展以前,縱觀朝野,一麵倒的全是主戰派。突出象雄人豪爽的同時,也讓此戰中險些重創的大唐頗為厭惡。整個穹窿城除了貴族便是豪門,可見等級之森嚴。所謂人以群分,集中在這個窩裏的人,又會是什麼好鳥?何況,攻入穹窿,付出的代價,也應該有這些人來償還。因此,衛宏在未攻入城池之前就已經下令了,所有士兵,將城內的守軍和官員控製起來以後,就大肆搜刮,金銀細軟為重,糧食、衣服等生活用品也要拿一些。等離開穹窿的時候,這些東西會做一個統計,然後按照每個士兵拿了多少東西進行九比一的分紅。總之是拿得越多,最後分的東西也就越多,拿十萬兩銀子,就會得一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