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營州之戰(1 / 2)

通常情況下,想要用軍事,將一個部落或者國家擊敗,采取的戰術應該是先戰於野,在野外盡可能的磨損掉對方的軍力,而後在對方沒有能力守城的情況下,將城池攻下。當然了,要是碰上對方的守城大將是個繡花枕頭,還沒開打就夾著尾巴跑了,把城池拱手相讓,隻能說是自己的運氣好。不戰而退的將領隻是極少數,大多數的將領,甭管能不能守得住,起碼還是得過過招的,就算戰敗了,回去也好有個說辭,比如說‘敵眾我寡,本將已經盡力而為了,奈何天不佑我……’把戰敗的責任推給老天爺這招,屢試不爽。哪怕是對方的國主,有心責怪這個將軍,但人家把老天爺都搬出來了,你總不能連帶著把老天爺一並給罰了吧?把老天爺給惹怒了,賞你個天災[***],誰也受不了。

這種不戰而退,或者且戰且退的三流選手,主要還是中原盛產。像契丹這種驍勇善戰的部落,幾代也出不了一個這樣的貨色,出了,那隻能算是國運不濟。此長彼消之下,中原屢屢拿北方部落沒轍,也是難免之事。

不過在攻堅戰這方麵,中原將領還都是有兩把刷子的,可能是長期在失敗中學習的經驗,畢竟失敗乃成功之母這話可不是白給的。為了刺激將士們趕緊把營州攻下來,衛宏下了一條軍令,曰落之前,若是大軍還無法涉足營州城,千夫長以上的將領,皆斬首!然後其餘將領各跳一級,將空缺補上,把高位讓有能力者擔當。

‘斬首’可不是鬧著玩的,再加上在戰場上,軍令如山倒,說斬首,那就斬首,沒有商量的餘地。本來見久久攻不下城池,待戰情緒高漲的將領們,為了讓腦袋在好好的呆在肩膀上,全都各顯神通,使出渾身解數,帶著兵一浪一浪的往上衝。什麼叫做雲梯戰術,什麼叫做硬碰硬,隻要能跟攻堅戰掛上鉤的戰術,都被使了出來。還別說,這種亂七八糟的戰術,倒是頗為奏效,原本一步也踏不進去的營州城,在這種亂七八糟毫無章法的戰術下,漸漸露出了罩門。先是城門處的守兵開始出現空檔期,前邊的死完了,後麵的還沒有接上;隨後城牆上的士兵要麼被弓箭射死無數,要麼就被零零星星爬上城牆的士兵給衝開。城門和城牆這兩個城池最重要的前沿陣地,都出現了不可逆轉的頹勢,腦袋懸在頭上的大唐將領們見狀,暗道腦袋保住了,紛紛下令,命自己管轄下的士兵全力攻擊城門和城牆。原本不可能攻克的營州城,在曰落之前,被悍不畏死的大唐士兵衝開,破城已經成了既定的事實,無法逆轉。

見營州城終於被攻破,衛宏讓殷開山再下一道命令,全軍千夫長以上的將士,隻要全殲城內守軍,便每人賞白銀千兩,綢緞五十匹。這賞賜看似挺多,其實軍中千夫長以上的將領,統共沒幾個,便是賞賜一圈,也賞不了多少錢。這招叫做,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