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繞指轉瞬空,最無情的就是時間,去了就不會再來。大唐,用了三年的時間,鞏固國內經濟,成為上邦之國。國家強盛,代表著百姓的生活富足,而人一旦物質生活活的舒服了,就會開始追求‘精神生活’。曾經風靡京城的‘素描’已經被房杜二人發揚光大,成為炙手可熱的優雅藝術技能。當然了,有人對‘雅致’的藝術趨之若鶩,有的人就會對其嗤之以鼻,就比如滿身銅臭的商人。
對於商人來說,唯一能引起他們興趣的事情就是多賺錢,往死裏賺錢。而賺錢就意味著市場,有市場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會有商戰。近年來,京城新興起一個名叫祥鶴布行,潛力無窮,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攻占京城的布匹市場,地位一度和京城老字號的茶行瓷器行平起平坐。
祥鶴布行的少東家,名叫趙彤,年僅二十五歲,有著姑娘般秀氣的麵孔,卻有著一顆老虎般的野心。年初全權接手祥鶴布行,從少東家晉升為大東家的趙彤,目標絕不僅僅是京城的布匹行業,而是將整個京城的瓷器、茶葉全都收入囊中。他開始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拓展瓷器和茶葉行業,利用劣行競爭,抨擊同行,被同行們恨之入骨,但偏偏這個趙彤財大氣粗,人脈又極廣,還有個在朝廷當禮部侍郎的舅舅,任誰也奈何不了他。很快,京城的二三線商戶就都被他吃幹抹淨,連馮振遠這種老字號也免不了遭受染指。馮振遠當年可是與李協和齊名,又豈是泛泛之輩?與趙彤進行過幾次大戰,但卻輸多勝少,最後竟然也被趙彤給擠出了京城。
馮振遠臨走的時候,約趙彤出來喝茶,送給趙彤一句臨別之語:“年輕人有野心固然是好的,但這份兒心要和以大局為重,而不是隻為了自己!你再毀掉京城這麼多年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良姓市場,你難道就不擔心因此引來滅頂之災?”
趙彤年輕氣盛,又自負才能冠絕,根本就沒把馮振遠的話聽進去。在他看來,自己赫然已經成為京城的商業龍頭老大,又有一個當禮部侍郎的舅舅,隻要不是當今聖上出麵,誰能奈何的了自己?
結果就在趙彤洋洋得意之時,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店兒在京城開張了,這個小店的名字叫‘宏遠商行’。店麵很小,比一家雜貨鋪大不了多少,但涉獵的生意卻很廣,囊括布匹、茶葉、瓷器三大產業。起初,這家小店根本無法引起趙彤的注意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趙彤一聽到這個名字,就氣的咬牙切齒。
就是這樣一家比雜貨鋪大不了多少的小店兒,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橫掃京城三大產業。每天,店裏都會向全京城的所有商戶供應物美價廉的衣裳、瓷器、茶葉,價錢足足比祥鶴商行低了足足十個百分點。京城的商戶們又不傻,誰家的東西好又便宜,自然就買誰的。於是乎,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祥鶴商行愣是沒有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