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的審卷已進入結尾階段,男子文武兩科的成績已經評出,今日進行的是女子試卷的最後評定。
往屆評定答卷的優劣時,各位考官們都會激烈的爭論到底誰才能評為第一名‘會元’,而這一屆‘女子會元’的評定卻出乎意料的讓所有人都誇讚起一張試卷。
“以我看這四首詩中作的最好的就屬這篇‘梅’,‘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寥寥數筆便能層層展開意境,把這寒梅之精神也表達的淋漓盡致,真是令人讀之神往啊。”張大人在初審時就對這首詩很滿意。
“我倒覺著這首‘菊’最妙,你們看這最後兩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如此別出新意的巧妙筆法真是讓人難忘。”
聽李大人如此,張大人反駁道:“若真是‘此花開盡更無花’,那這‘梅’又從何而來,我看這女子一定更愛梅之精神。”
“張大人此言差矣,我看這女子隻愛菊花,所以才會寫出這句‘此花開盡更無花’,這‘無花’不是指沒有花開,而是沒有讓她更喜愛的花才對。”李大人與張大人爭辯起來。
“我看二位大人還是不要爭了。以本官所見,此女子一定是位妙人兒,看這首‘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裏麵描寫的這采蓮少女定是作者自己的寫照。”
“哈哈……王大人的對,我看此女子是真的不簡單。她寫的這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才是真的好文采。老夫已有多年沒見識過如此驚才絕絕的學子了,而且還是名女子。你們再看看她寫的這篇政論,觀點新穎、針砭時弊,還大膽的提出了許多聞所未聞的改革。比之我們前幾日評閱的那些男子的文章都要出色許多啊。玄大人,我看這次會試的‘女子會元’非此女子莫屬啊。”
玄熙笑著:“眾位大人的都很對,此考生的詩賦文章我之前也審定過了,的確非常出色,既然大家意見一致,那麼便開啟封條,寫好名次,待皇上審定之後便把成績公榜吧。”
打開了封條,玄熙看到是程安若的名字有些意料之外,但似乎又覺得在情理之中。
……
昭鈺看著坐在窗邊發呆的安若,知道自從他們談過鳳無雙的事情之後,她雖然表麵上跟以前並沒有什麼不同,卻明白她的心情一直不好。
端著手裏的粥,昭鈺走到窗邊在她身旁坐了下來。“若兒,吃些早飯吧。”
安若接過昭鈺送來的粥,用勺子撥弄了許久,才慢慢舀了一勺放入口中。
“今是會試公榜的日子,待會吃完了早飯我們就過去看榜好嗎?”
安若回過神來,“是今?啊,我居然忘了這麼重要的事。”安若放下手裏的碗,拉著昭鈺就往外走:“我們早點去,省得到時候人多又擠不進去了。”
昭鈺拉住她,“不急,你先吃完我們再去。成績既然已經公布便不可能有變動,早看晚看都是一樣的。”
安若聽了話,幾口吃完了剩下的粥,便催促著昭鈺出了門。兩人來到公榜的地方,公示欄上還沒有貼上榜單,卻已經有許許多多的考生在那兒焦急的等待著。
“安若,安若……”玖兒看見了安若,拚命的擠到她身邊,“我還以為自己來的很早呢,誰知已有這麼多人在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