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公主和房遺愛(1 / 2)

史書中關於房遺愛和高陽公主的記錄不多。其實這對男女就是兩個被他們威名赫赫的父親寵壞了的孩子,他們的婚姻在當時也很正常,公主下嫁宰相之子,標準的政治聯姻。像他們這樣的,在古時各個朝代比比皆是。他們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高陽的放蕩,而且她的情人大都是和尚道士,於是就成了家們的寵兒。他們之所以雙雙被殺,是因為他們的愚蠢和自私,成了爭權奪利的政治犧牲品。雖然一個貴為宰相公子,一個尊為公主,但對於大唐來,這是兩個無足輕重的人物。但正是這兩個人物,卻累得李恪、李元景、薛萬徹丟了性命。借用大將軍薛萬徹臨刑前的一句話:“薛萬徹大健兒,留為國家效死力,豈不佳,乃坐房遺愛殺之乎!”可悲!可歎!

《舊唐書列傳第十六》:

……玄齡自以居端揆十五年,女為韓王妃,男遺愛尚高陽公主,實顯貴之極,頻表辭位,優詔不許。……即日授其子遺愛右衛中郎將,遺則中散大夫,使及目前,見其通顯。……太宗見表,謂玄齡子婦高陽公主曰:“此人危惙如此,尚能憂我國家。”……次子遺愛,尚太宗女高陽公主,拜駙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騎常侍。初,主有寵於太宗,故遺愛特承恩遇,與諸主婿禮秩絕異。主既驕恣,謀黜遺直而奪其封爵,永徽中誣告遺直無禮於己。高宗令長孫無忌鞫其事,因得公主與遺愛謀反之狀。遺愛伏誅,公主賜自盡,諸子配流嶺表。遺直以父功特宥之,除名為庶人。停玄齡配享。

《舊唐書·本紀第四高宗上》:

冬十月戊戌,幸同安大長公主第,又幸高陽長公主第,即日還宮。……二月乙酉,遺愛、萬徹、令武等並伏誅;元景、恪、巴陵高陽公主並賜死。

《舊唐書·列傳第十五》:

敬宗奏言無忌謀反有端,帝曰:“我家不幸,親戚中頻有惡事。高陽公主與朕同氣,往年遂與房遺愛謀反,今阿舅複作惡心。近親如此,使我慚見萬姓。”

《新唐書列傳第八諸帝公主》:

合浦公主,始封高陽。下嫁房玄齡子遺愛。主,帝所愛,故禮異它婿。主負所愛而驕。房遺直以嫡當拜銀青光祿大夫,讓弟遺愛,帝不許。玄齡卒,主導遺愛異貲,既而反譖之,遺直自言,帝痛讓主,乃免。自是稍疏外,主怏怏。會禦史劾盜,得浮屠辯機金寶神枕,自言主所賜。初,浮屠廬主之封地,會主與遺愛獵,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更以二女子從遺愛,私餉億計。至是,浮屠殊死,殺奴婢十餘。主益望,帝崩無哀容。又浮屠智勖迎占禍福,惠弘能視鬼,道士李晃高醫,皆私侍主。主使掖廷令陳玄運伺宮省禨祥,步星次。永徽中,與遺愛謀反,賜死。顯慶時追贈。

《新唐書列傳二十一房杜》:

……疾甚,帝命鑿苑垣以便候問,親握手與決。詔皇太子就省。擢子遺愛右衛中郎將,遺則朝散大夫,令及見之。……次子遺愛,誕率無學,有武力。尚高陽公主,為右衛將軍。公主,帝所愛,故禮與它婿絕。主驕蹇,疾遺直任嫡,遺直懼,讓爵,帝不許。主稍失愛,意怏怏。與浮屠辯機亂,帝怒,斬浮屠,殺奴婢數十人,主怨望,帝崩,哭不哀。高宗時,出遺直汴州刺史,遺愛房州刺史。主又誣遺直罪,帝敕長孫無忌鞫治,乃得主與遺愛反狀,遺愛伏誅,主賜死。遺直以先勳免,貶銅陵尉。詔停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