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坐定,打開電腦,見有位書友留言:“我國古人的思維一點都不比西方國家落後,或者更可以是先進,我國沒有走上資本主義更不是思想落後的原因,宋末和明末的時候兩次都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狀態,但是兩次都被北方落後的文明生生的掐斷,我實在搞不明白作者心理,你自卑現在國家的境況也就罷了,竟然對我國的古代時期也自卑上了,你難道不明白你的祖先在思想文化科技上一直領先了世界幾千年嗎?而這幾千年的中間有段不短的時間你推崇的西方還在野蠻的拿有思想的人當柴燒我們的祖先有著無盡的輝煌,隻是子孫不孝罷了”
看過之後,老吳有些糊塗,好像書中並無鄙視中國古代思想的意思,看來是老吳的文字太差,讓這位書友誤會了。不過,既然到這個,老吳就胡言亂語上幾句。
誠然,中國古代在思想文化上確實有過無盡的輝煌,值得我們去驕傲,有許多哲理即便是現在也同樣放之四海而皆準。但它就一定完美無缺嗎?它真的完美無缺的話,為什麼會被北方落後的文明生生的掐斷?為什麼屈辱了數百年,到現在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子孫不孝?太簡單了吧!有因必有果,老祖宗就沒一點責任?
西方文明確實比中國文明要晚得多,老吳在書中也有提到。但晚不等於差,更不等於落後,否則社會如何進步?
孔子是偉大,儒學也確實博大精深,但這已經是幾千年前的事了,其間除了被統治者一次又一次地“正義”,有過真正的發展和完善嗎?出過比肩孔子的哲學家嗎?跟得上時代進步的腳步嗎?
整日抱著逝去的輝煌,沉湎於曆史上的強大之中,不思反省,不敢懷疑,一次又一次地複古,拒絕和扼製更先進的文化和思想。這有意義嗎?
再了,從唐以後,中國的曆史就是一部被動交往的曆史,她有過真正的擴張和征服嗎?
不要再厚古薄今了,應該反思反思老祖宗所留給我們的思想和文化了,究竟是讓它成為一種驕傲還是讓它變成一種包袱?
隨感而發,有些言不達意,老吳思想幼稚,沒什麼文化,讓書友們見笑了。
還有一事要書友們幫幫忙:千萬不要把這本書去和初唐比較。那也算是名人名作,老吳是新人新作,不在一個層次上,不可比。
比不上、差得遠,那很正常。偶爾有個書友謬讚一句,那就會被看成是老吳的托,謂之“貶敵抬己”,豈不冤煞老吳?因此而得罪一批初唐迷兼晴了迷,更是害了老吳!
拜托了,千萬!千萬!
最後一下,這兩忙,隻是每一更,明起二到三更,還望大大們支持,多多推薦,多多收藏。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