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零章 災情如火(1 / 2)

如今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名叫長孫操。

既然姓長孫,是不是和長孫無忌有點親?不錯,但好玩的是,這個長孫操雖然爵位不高,官職一般,但他竟然是長孫無忌和文德皇後的叔父。也可以是當今子李世民的長輩。

有親雖然好,但年紀輕輩分太高就不好了。否則像長孫操這麼個在高祖朝就位居刺史,房玄齡口中的能吏,何以幾十年來一直在州府地方官任上蹉跎,未能晉升到朝廷中樞部門?想想,他要是在朝中任職的話,見麵,李世民倒也罷了,對長孫無忌來,這稱呼、這禮數,也夠麻煩和別扭的。

當然,這不過是房遺愛聽了父親的介紹後的揣測而已,或許長孫操就這點當當長史、地方官的能耐。

一路之上,房遺愛既未擺開欽差的架勢,也未知會沿路的官府,他是第一次外出當差,又是去賑災,當得低調一點。所以,淮南道的官員們雖然知道有這麼一位欽差要來,但並不知道何時會到,自然不會有人在城門口迎候。

一行人等進了揚州城,城中的景象和房遺愛他們進入災區後沿途所見的城鎮大體差不多。暮春以來,淮南一帶連綿淫雨漫飄落,老爺像發了瘋似的,一個勁兒地下雨。長江、淮河以及大運河水位猛漲,沿岸數十處決口。各處村落被淹,四鄉八寨的難民,紛紛擁進城裏,乃至於各城鎮充斥著難民。

眼下,雖然已放晴,水已退去,但家園已毀,難民們依舊滯留城中。就像眼前的揚州城,大街巷,廟宇寺觀,城牆根屋簷下,到處搭起了簡易的窩棚,堆放著**的行李,擠滿了麵黃饑瘦的難民。

房遺愛騎在馬上,打量著這座唐代赫赫有名的城市,街景雖然蕭條淒涼,但寬闊的街道,整齊的青石板,錯落有致的平房樓房,各式各樣的山牆門樓,依稀可見災前的繁華富庶。

揚州城和一般的唐代城市一樣,分為羅城和子城。所謂羅城,是指市民集居和工商活動區,亦稱“大城”;而子城,則是官衙所在地,牙與“衙”字通,亦稱“牙城”,有城垣相圍。

房遺愛一行穿過羅城,來到子城前,子城有兵丁守門。房遺愛這才吩咐擺開欽差儀仗,讓沈戈上前令守門的士兵去大都督府通報。自己則下馬,上了高陽的馬車,換上了官服。

時間不長,揚州大都督府長史長孫操帶著合衙僚屬急匆匆趕到。長孫操五十左右年紀,身材瘦長,相貌一般。一幹人等先來到房遺愛跟前,齊齊伏地叩首,恭請聖安。房遺愛側身舉手抱拳,答了聲:“聖恭安”長孫操接著又率眾來到高陽公主車前,跪下磕頭。待他們叩拜已畢,房遺愛開口道:“長孫長史、各位大人免禮。”禮畢,長孫操站起身來,請欽差和公主進子城。

進了子城。長孫操先引導公主到了一處名為竹園的所在安歇。這竹園祟樓高閣,極盡園亭之勝。此乃前朝隋煬帝在揚州的一處行宮,一直空置著。此次聽聞高陽公主要來,長孫操命人打掃幹淨,稍加修繕,作為公主下榻之所及欽差行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