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兵不血刃雙路軍(1 / 2)

當天晚上,我又正式在宮中大擺宴席,算是對曹操一行人的歡迎。

王烈、程昱、賈詡等幾位大叔在吃飽喝足後,紛紛借故離開,留下曹操和他的弟兄們輪番給我灌酒,心情大好的我狀態大勇,竟是來者不拒、千杯不醉。

不知是不是我眼花,在喝酒的間隙,我看到已經就任都察院院長的禰衡在喝醉之後竟然抱著殿中的一根立柱嚎啕大哭,唯一和他關係還算不錯的楊修跑上去拉了半天也沒有拉動,反而自己摔了個四腳朝天。

這是一次團結的大會,這是一次勝利的大會。

但願如此。

一場興高采烈的宿醉之後的清晨,我神清氣爽地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首先任命徐晃為代並州刺史,兼任太原太守,在負責並州政事的同時,還要開展並州郡縣的合並事宜。

兩漢郡縣設置混亂的事情我之前就已經提過,以並州為例,太原郡人口規模超過二十萬,而其餘各郡卻都在一萬左右徘徊,至於管轄區域的劃分,更是毫不科學。

其次,賈詡和戲君分別給我送來了幾道重要的軍情。

賈詡這邊是官方公文,第一封是來自陳留太守宋翼和新任的潁川副守龐淯。

“敬呈尚書台:

按前令,陳留太守臣宋翼親率步騎五千餘,與潁川副守龐淯合並萬餘,陳兵陳國邊境,連克扶樂、陽夏、長平三縣,圍陳相王宏於陳縣。臣以與陳國相王宏有舊,不忍強攻,遂以書勸說,宏見無可再守,雖以城降。然,宏以一臣不侍二主,歸鄉而去。至於陳國如何,請朝廷擇選良臣以守。中華二年三月初七。”

我不知該用什麼表情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感情:“你說……王宏這麼做有什麼意思?你勸了他大半年,他都絲毫不為所動,而一旦宋翼和龐淯把部隊開到陳縣城下,他就不假思索地立刻選擇投降……”

“亂世之中……大概都有些迷茫。”賈詡卻認為可以理解,“所以……他不是沒有選擇為你效力嗎?”

我搖了搖頭,繼續閱覽軍情。

第二封則來自兗州刺史張遼。

“敬呈尚書台:

按令,臣約聚州郡精銳兩萬有餘,兵出兗州,南下梁國。梁國相蔡公伯喈為人所持,梁國官吏斬漢朝督軍,不戰而降。臣已遣人護送蔡公向洛,不日即至,至於梁國郡守,仍待朝廷擇選官吏。另,臣欲舉兵再向南下,一鼓再克沛國。中華二年三月初六。”

“木頭和褚方的動作倒是很快……”我撫掌而笑,“剛好與文遠的行動不謀而合,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我方的實力嗬。”

“有時候……我也不得不承認,王上的運氣確實夠好。”賈詡撚須而笑。

“……還真是。”我也隻能承認,“誌才先生,你這邊的密報呢?”

“老夫是不是先回避一下?”賈詡微微抬起身子,做離席狀。

“文和先生,你就好好坐下吧……”戲君聳了聳肩,“我的密報向來給你尚書台也送一份啊。”

賈詡笑道:“我也就這麼一說……”

戲君翻了個白眼,將密報遞給了我:“這是結合兩個方麵的消息得出的結論,一方麵,漢朝免去了趙戩的徐州刺史職務,令太尉張溫兼任,同時又令司徒劉虞(前任司徒是黃琬,已經因傷去世)兼任下邳太守;另一方麵……漢朝已經派了數千人,先行進入了徐州,在彭城、下邳等地出沒,所以……”

“所以……”我讀出了他的結論,“……劉協馬上就要遷都徐州……這與文和先生之前的猜測結果完全一致。”

賈詡點了點頭:“但根據誌才所得情報,劉協似乎不打算遷往東海郡,而是選擇下邳?”

“我也有些奇怪,劉備從青州改任東海,原本就是為劉協遷都做準備,但為何在他站穩腳跟之後……劉協卻又改變了主意?”戲君也如此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