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地支(1 / 3)

地支

子卯午酉的總稱。又稱十二支。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紀時、紀月。地支紀時就是將一rì均分為1個時段,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時為現在的醜時為1~等,稱為十二時辰。地支紀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稱為子月,下一個月稱為醜月,等等。地支與十幹順序相配,組成甲子、乙醜……癸亥,以六十為周期用以紀年。

地支

、十二地支寅巳申亥。

南懷瑾先生在《易經雜》中:“五行和幹配合,包涵了這許多,再下來配合地支,便又不同了。地支有十二個寅巳申亥。地支有人寫作“地枝”,表示幹的分叉,其實就是持的支。地球本身的作用,亦就是太陽係中,月亮和地球發生的作用,節氣的關係作用,後麵再詳述。

先在這裏介紹,中國古代的醫學有兩大派,在養生之道上,一派注重腸胃,一派注重腎。所有的病,大部分從腸胃來,不過我的經驗,南方的醫師注重胃,年紀大的人尤其要注重腸胃,北方的醫師注重腎。年輕人也要注重腎的保養。青年腎虛,到中年以後,一切病象都來了識教育愈開放,青年人的病害愈多,原因是腎虧,必須要保重。

關於地支這一套東西,如果隻研究《周易》的學術思想和大的原理原則,則不必要研究五行和幹支。如果要了解中國幾千年來,《易經》八卦用於文、地理等方麵的關係,就必須先了解五行幹支了。有一位學科學的教授,從國外寫信來問一些問題,因為國外最近出了一本書,認為地球南極有一個洞,洞中有另外一個世界,並且有人類,飛碟也是從地球中心發出來的等等。這都是和《易經》有關的問題。我回信告訴他,這並不稀奇,中國人早過地球是活動的,至於地球中心有沒有人類,又是另一個法。關於地球的中間南北極是相通的問題,道家在幾千年前就了,而且還地球裏各地都是相通的,這些話都是有書為證,不過我們大家沒有去注意它罷了。也有一黃帝的陵墓後麵有一個洞,可以通到南京。可是在西方另有一派,人類都是從太空外來的,中國古代也有這一法,也是道家的,據盤古老王也是從上降下來的,佛家也是這樣,這些道家的法,都可在《道藏》中找到。

上麵這個故事,是要明五行幹支的思想,和原始的文、地球物理有絕對的關係,隻可惜後來僅用在卜卦算命上麵,這隻怪我們過去的文化不向科學方麵發展的緣故。

前麵已經介紹了幹,現在再介紹地支。上麵過的地支是子卯午酉十二個地支。何謂地支?我們以現在的觀念來,是地球本身,在太陽係中運行,與各個星球之間互相產生幹擾的關係,無形中有一個力量在支持著,這是地支。

我們知道幹有十個,就是五行的兩極之道,亦即是五行的變化。而支六位數之道產生變化而成十二位。至於這些名稱的由來易》沒有多大關係,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另外一種學的係統,這在前麵也曾經提到過。至於幹每一個字的定義,有很多種解釋。究竟那一種解釋完全正確,很難下個定論:如子是萬物發生的現象。醜是樞紐的意思等等,各有各的解釋,暫時不去討論它。另外以中國文化發展史,站在軍事哲學的觀點看甲丁庚癸等十幹,也有些人解釋為古代十種武器的代表是一根木杆上裝一種利器、一把刀等等,莫衷一是,究竟那一種法對,沒有定論。

、地支

1辰戌為陽巳亥為以奇偶分

辰未為陽戌醜為以四季分夏為陽,秋冬為yīn。

、十二支與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