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讓我感動的戰友情誼(1 / 2)

四班長的名叫翟興國,河南登封人,離少林寺不遠,家在農村。他們那裏是個很偏僻的山溝,交通條件很差。

從村子裏到縣城,沒有象樣的公路,不通公共汽車,全部都是步行,要走將近一整的時間。

他們家兄弟姐妹很多,兄弟七個,還有四個妹妹,比我們南方農村人所的“九子娘娘”還有一拚命,家裏非常困難,甚至一三頓都無法保證。

四班長在家裏是老大,一學都沒上過,母親身體還不好,他從就得協助父親維持家庭生活,過著艱難的rì子。

正是這種艱難困苦的家庭環境和生活條件,使他的心情從就受到壓抑,一直生活在苦悶之中,因而他也就從時候那個很活潑的男孩子,變成了現在這樣一個沉默寡言的軍人。

這些情況,是他在軍運途中的最後一,悄悄告訴我的。

那中午,列車到達遼東半島的一個中等車站。大家都下去吃飯了,我們這個車廂裏,隻有我和他兩個人留下來值班。

四班長一邊一邊歎息:裏兄弟姐妹太多了,負擔實在太重,我已經當兵六個年頭了,可在連隊金庫裏,一點存款都沒有,全連排名到數第一,手頭也是緊巴巴的,每個月的津貼費全部郵給家裏了!”

四班長當兵這麼多年了,津貼費第一年每月6塊錢,第二年每月7塊錢,第三年每月8塊錢,從第四年開始,每月長到10塊錢,他那麼節省的人,應該是有點積蓄的,可他卻為了照顧家庭,為了供幾個弟弟妹妹上學,自己勒緊褲帶過r個月隻留下不到兩塊錢自己零花,太可憐了,也太艱苦了。

聽了他的介紹,我很感慨!

相比之下,時候我們家雖然總是遭人白眼,但經濟上還不算太困難。

江湖家族的人都懂點藥理!采藥賣藥,替鄉裏們治病,每年都能賺點錢。

我們家幾代人,經常上山打獵,回來後,把野味賣給鄰裏們,也有點收入。

我們村子跟前就是一條河,平時我非常愛捉魚,除了自己家裏吃外,有時還能賣給鄰居一點,也多少有點收入。

還有,我在上中學時,每年的兩個假期,如果不是跟著父親去修水庫、幫助他完成挑土方、搬石頭的任務,就是到南嶺山上去種樹,一分錢一株,每也能賺幾塊錢!最多的一個月,收入將近

南嶺山上有一個林場的場長,是我父親的老戰友,他一直很照顧我,年年給我找點活幹,讓我們家撈點外快。

相比四班長,我算是個大財主了!

四班長還告訴我,頂多再幹一年,他就要複員了。因為他沒有文化,連寫家信都很費勁,提幹根本不可能。當兵時間也不短了,也該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