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歌的眼光也自他臉上一拂而過,看著他身著朝服一副昳麗端莊之色,不知怎麼的,腦中竟浮現昨夜他在她榻上纏綿貪歡的魅惑之姿,頓時心裏一顫,麵上也熱了一熱,趕緊提醒自己定了神,再不去看沈長歡一眼。
“皇上起駕,太後娘娘起駕……”執事太監呼聲又起。
楚清歌攜了小皇帝的手,一步一趨,往莊嚴巍峨的奉天殿徐徐而去,文武百官緊隨其後。
奉天殿寶座之上,楚清歌高高端坐。小皇帝領宗室及百官司列於殿下,行跪拜大禮之後。小皇帝起身親手接過禮部官員呈上的金冊,交於執事官,口中高喚道:“授,仁惠皇太後冊。”
執事官接過金冊,高舉過頭至於禦案之左,而後同樣授皇太後寶印置於禦案之右。緊接著有禮部執事官高聲宣讀了冊封聖旨。
執事官聲音高昂,洋洋灑灑念了一通,待念到“朕尊母為仁惠皇太後,以昭仁和賢惠德之德,以全朕拳拳之心,是以昭告天下。欽此。”之時,小皇帝率先跪於大殿之中,以額伏地,行跪拜大禮,口中恭敬道:“兒臣拜母後,母後千歲千千歲!”
“皇太後千歲,千千歲!”皇室諸王、宗親以及群臣隨即跪下山呼叩首。
眾人跪拜畢,執事官走上前,正待高呼一聲“禮畢,大典結束”,百官隊列之中突然走了一人來,那人須發花白,一副矍鑠精明之像,正是禮部尚書孫芳。
“皇上,太後娘娘,值些新歲元旦,又值太後冊封之典,老臣心中有一提議,不知當講不?”孫芳上前行禮,聲音洪亮道。
坐上楚清歌微微一愣,不知這孫芳為何臨時有此一舉?她看一眼禦階左下的沈長歡,見他麵色平靜有篤定之色,楚清歌心知禮部尚書一向於他交好,隨即放下心來,衝著小皇帝點了點頭。
小皇帝已坐至了楚清歌身側,見了楚清歌的眼神心中一定,然後對著孫芳開口了。
“孫老尚書德高望重,既是有提議,殿上奏來便是……”小皇帝清了下嗓子,一板一眼地道。
“老臣謝皇上恩典。”孫芳先是行禮謝過,緊接著便一正衣袖,對著小皇帝及眾人說開了。
“皇上,我大越自立國以來,是以仁孝禮義治天下。皇上今日冊封太後,昭顯了仁孝拳拳之心,臣等甚慰。隻不過,皇上似乎還忘了一人,他領先帝托孤之諭,力排眾議,親手扶持皇上登大寶,而後,他為輔佐皇上,治理大越國事,更是日夜操勞,殫精力竭而無怨無悔。老臣提議,這樣赤誠丹心之臣子,皇上得要晉封重賞,以顯仁主之心?”
孫芳鏗鏘說了一通,眾人聽得皆心中明了,孫芳口中之人,除了九千歲沈長歡別無他人,孫芳此人,向來擅於鑽研,此時大殿之前,當眾為沈長歡討封,果然是個左右逢源的老狐狸。此舉定是會讓九千歲心情舒暢,那老兒的位置便就坐得穩穩當當。眾中心中腹誹著孫芳,卻又暗暗怪自己不夠機靈,竟讓那孫芳搶了頭籌。
“臣等附議孫尚書之言……”殿中又有大臣出得列來奏到,剛才那些個心中還在嘀咕的大臣,見前眼前情形,倒也機靈,當即隨之出列,行禮附議。
眼見得殿中情形,楚清歌心裏一時有些不解了,她抬眼看向沈長歡,對方麵上一副風清雲淡的模樣,顯然是默許孫尚書此舉。楚清歌心裏不由得嘀咕開了,他已是位極人臣,如何還要同意孫尚書還要為他禦前討封?再說了,他位居太師,掌著司禮監和東廠,又有著“九千歲”的稱號,已到了封無可封之境,他們這是想做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