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叛出家門 第三百二十七章 風起雲湧(1 / 2)

“今日朝堂熱鬧了,經曆司原本定下來的指揮使人選被人給撬了。”劉盛下朝之後來到景逸所住的院子,一進門就笑道:“禦史台岑禦史繞過中書省,直接給大內上了萬言書,曆數向家推薦的張岩曆年來的罪狀,說的是觸目驚心,陛下一怒之下,直接將張岩給抓起來了,說是要讓刑部會同三司嚴查。”

“這是有人在攪動風雲了?”徐興夏在旁邊微微一愣,隨即若有所思的笑道:“看起來,除了我們還有人打算對孟向兩家下手了,就是不知道是誰,時機把握的如此恰當,隻怕本身就是中樞的人。”

“殿下,大郎君,下官可是受命而來,我們下一步該如何動作?”劉盛在一旁思索了半晌不得要領之後索性直接笑道:“是繼續嗎?”

“自然要繼續,對於陳凡要務必痛打落水狗。”徐興夏直接點頭道:“我猜皇帝陛下此時應該是最頭痛的,他本想找人統兵北上,但是被經曆司的事情一攪和,短期內誓難成行,既然如此,那還不如趁此機會設法將陳凡給抓回來,少他這個禍害,總比空手等待要好。別忘了,靠著那麼孟侯爺,他如今還頂著幽州大都督的職銜,這可不是什麼好事。若是七公子在北境真的迎來什麼大動作,他是可以名正言順出來幹涉的。”

“不錯,要趁著眾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繼續挑動朝廷內訌,讓太子和寧王兩派人手繼續紛爭不休。”景逸在旁邊點頭道:“如此就能給我等渾水摸魚的機會,也能給七公子騰出時間,避免被陳凡幹預。”

劉盛這邊得到指示之後,在第二天開始成功將中樞各大員的視線重新拉回到了陳凡身上,並且暗中聯絡禦史出言上奏,建議朝廷重新審查官員任用推薦體製,避免這一連串的失誤出現。

如此一來,所有人都紛紛反應過來,開始逐漸的將冒頭對準了孟向兩家控製的吏部和兵部等要害部門,隻不過孟昭圖當庭直接將責任全都推得一幹二淨,而且回擊禦史台幹預朝廷大事走向,群臣在中書省為了這件事整整吵了一整天沒有結果,到最後洪熙皇帝實在忍不住,直接起身拂袖而去,才讓這場摻雜了太多的權謀串聯的爭執暫時停歇。

“清秋,你的那一手是什麼?是不是該拿出來了吧?”中書省的爭執沒有影響到向清秋和孟長雲兩人,他們一出來就躲在一旁嘀嘀咕咕。

“我聽說寧王選的人是西川調回來的李林,此人你可熟悉?”向清秋拉著對方直接到了自己家,然後讓月兒去找孟琦雲之後才問道。

“就是那個鎮壓獠人有功的李林吧?”孟長雲在旁邊搖了搖頭,看著對方好奇道:“你知道他的底細?我可是聽說他是個狠茬子,在西川給獠人殺得血流成河。”

“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向清秋在旁邊低聲道:“李林是竇老太尉的門生,隻是後來不知道和寧王搭上了線。”

“竇老太尉?那不是寒門嗎?他怎麼?”孟長雲見到外麵走進來的是孟琦雲,頓時在旁邊鬆了口氣道:“如今可是權貴士族當家,他一個寒門這個時候出任經曆司指揮使——,不對,清秋,你在搞什麼鬼?”

“清秋的意思是,如今張岩被擼掉,尚且生死不知,太子這邊無人頂上去,而父親那邊隻怕一時半會也想不出什麼人來,陛下為了平息紛爭,快速讓朝堂內部穩定,有可能和當初任命吏部左侍郎一樣,任用竇老太尉的門生來平衡朝野爭執。”孟琦雲很顯然知道這件事,所以湊過來低聲道:“說不得,當初李林投靠寧王就是竇老太尉和寧王做的一筆交易,也唯有如此,才能解釋,竇老太尉在朝上雖然兩邊不靠,但是寧王卻比太子對他更敬重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清秋,你是不是該設法從經曆司走出來,他要是上來,經曆司以後可就真的太熱鬧了,不僅僅有咱們兩家在其中,如果再加上太子和寧王,世家和寒門的糾葛,我擔心,以後經曆司邊徹底變成東市了,那不得天天打架?”孟長雲在旁邊皺眉道:“咱們又不想去爭權奪利,平白無故的惹這些麻煩做什麼?”

“所以我打算跟父親說說,讓你我兩人帶領部分禁軍去汜水關和鞏縣附近駐紮,避開這次爭端。”向清秋在旁邊笑道:“這還不算,經曆司的事情一旦出現這種變故,勢必會極大地牽扯住你我兩家的精力,讓他們圍繞著經曆司這個要害爭奪不休的時候,陳凡那邊也就沒人管了。”

“衡哥今日派人去揚州了。”孟長雲點了點頭,不過隨即看著兩人道:“但是具體為什麼他沒說,隻是讓我不要過問,但是看樣子是大事,不然的話他不會把薑岩那個禍害給扔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