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化(2 / 3)

“我們要讓世界其它國家看清楚,與中國背道而馳的後果是什麼,給其它國家敲響一個警鍾,讓那些還在蠢蠢欲動的國家擦亮眼睛看清楚,到底誰對他們更加重要。”蔡鍔繼續沉聲道。

“嗯,你的非常有道理。”李成用手指輕輕拍打了一下紙麵,目光凝重地堅定道:“敲山震虎這個詞用得太恰當了,隻有這樣才能真正讓世界體會到我們巨大而不可忽視的力量,讓他們知道中國這頭雄獅也會突然一改往日的溫和慈善的麵目,變得麵目猙獰的時刻將是如何的恐怖。”

“我們不能再姑息養奸,否則這個世界將會最終走向和中國對立麵上,我們越來越難控製局麵,尤其是傳統意義上被歐洲人控製的歐洲地區,德國煽動的排華情緒最為不容忽視,一定要對希臘和羅馬尼亞這種國家狠狠敲打一下,是該讓他們知道老虎發威的樣子了,否則在蜜罐之中長大的他們都不知道這個世界還存在危險這回事。”李成嘴角微微一翹,略帶著一絲惱色道。

蔡鍔所言也是李成在軍中強硬派內聽到的普遍呼聲,這種聲音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爆發出來,隻不過李成礙於和他國一直以來的友好合作關係,在表麵**保持著一定的克製,沒有做出大的舉動,但如今看來形勢不容樂觀,再不勒緊韁繩,馬兒就要跑到懸崖邊緣上去了,坐在馬上的主人遲早也會葬送穀底,在這一點上,李成也有些後悔早期沒有聽取強硬派的意見,不過現在他心理的平已經開始倒向了強硬派這一邊。

“另外關於印度又要另當別論。”李成微微沉吟,談到印度這個中國龐大的鄰國,眸光愈發狠厲起來。

“印度的情況和羅馬尼亞、希臘不同,他們所處地理位置直接扼守在我國西南邊陲重地,如果印度被德美等國拉攏過去,第二極世界的勢力將會向我國邊境地區逐步滲透過來,這將是他們在中國周邊地區撕開的第一個口子,而且是一個巨大的口子,這會對我國安全造成巨大威脅。”

“所以對於印度,我們還需要采取更加嚴厲的措施。”關於印度問題,李成還有自己的看法,而且這種想法在最近半年來一直都在成形和深化之中,到了如今,是該下定決心的時刻了。

“那總統的意思是?”蔡鍔感受到了李成毫無保留地接受了他的意見,感到頗為欣慰,立即又追問道。

“其一我們要向斯裏蘭卡增派部隊,以顯示我們對印度洋絕對控製的決心,對印度西南部大門保持強大威懾,讓印度人感到我們的存在,而不敢胡作非為。”

“其二,我們要采取和對付希臘、羅馬尼亞同等的策略,來對他們在經濟和科技上,尤其是國防科技上采取減少合作項目的製裁方式,讓印度損失掉一批科技進步和經濟合作項目,延緩他們發展的步伐。”

“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分化印度。”到第三點時,李成的眸光更加陰沉狠厲起來。

聽到這裏,蔡鍔濃密的眉毛微微顫抖了一下,眸中閃過一絲狐疑道:“分化印度,作何解?”

“印度看起來是一個整體,但其實他們國內早就分成了兩個教派,一個教派為信仰印度教的教徒,一個教派為信仰伊斯蘭教的教眾聚集區,這兩個教派的矛盾由來已久,其中的嫌隙已經越來越大,大有愈演愈烈,隨時爆發改變印度曆史的衝突之勢。”

“隻要我們從中使把勁,把這個間隙搞大一些,狠狠地撕開它一條裂縫,不定就可以給他們火上澆油,順勢將印度拆分成幾個部分,而我們至少可以利用與信仰伊斯蘭教的對立派的關係,牢牢在這一地區插上一杠,讓印度人感到四麵楚歌的窘迫困境,那麼他們在和德國聯手向我們發難的時刻,就會慎重考慮他們自身的安全問題,從而不敢輕易做出違背中印關係穩定的舉動。”李成鄭重地回應道。

“哦,何以見得,印度國內的矛盾難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境地?”蔡鍔對於印度國內事務了解不甚詳細,當然沒有了解印巴分離曆史的李成知道得多。

“印度西北部有一個叫做默罕默德阿裏真納的政治人物,此人是印度國內非常活躍的一個政客,出身於富商家庭,受過良好教育,學士淵博,曾經在印度國大黨內任職,但後來不滿國大黨主席甘地等人的不合作綱領,憤而退出了國大黨。”李成思量著繼續淡然道。

“這個人是印度國內有別於印度教徒的穆斯林人,他曾經提出印度國內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為兩個不同的民族,早年為穆斯林人在國大黨內爭取席位而奮鬥,隨後還提出過讓穆斯林獨立出印度的主張,但遭到了甘地等人的壓製而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