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訪
“狂人希特勒究竟意欲何為?”
“希特勒一上來就忙著擴張軍力,矛頭究竟指向何方,世界再起波瀾,和平穩定的發展模式已遭到巨大挑戰?”
世界再一次為希特勒的舉動感到迷茫和震驚,人們了解德國希望第二極世界團結起來,共同對抗中國主導世界的期望,了解德國的政治意圖是不想世界再被中國牽著鼻子走,但絕對沒有料到德國敢於在軍事上做文章,因為德國還沒有能力去向超級存在的中國發起挑戰。(下 載 樓
“希特勒會否將德國引向一個萬劫不複的境地,他帶頭向強壯的獅子張牙舞爪的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德國人會為此而付出代價。”
各國的評論不一,但大多數國家對於德國擴軍的舉動感到擔憂,除了美英兩國平心靜氣,沒有出聲之外,其它國家多多少少都對希特勒狂熱有些惶恐,許多國家認為世界還沒有到需要用戰爭來解決問題的時刻,德國帶頭搞起軍備競賽,有可能會將整個世界再次拖入軍事對抗的局麵,前路的動蕩已不可避免。
而顯然德國人並不是孤立無援的,至少美英等國暗地裏對德國的擴軍舉動表示了默認的態度,希特勒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以及和美英等國通過氣之後才敢做出這種行為,他這樣子做也是在試探中國,看看中國會作出什麼樣的反應。
對於此舉,中國政fu表示了不可理解和十分關切,華夏日報發表了題為“到底是世界威脅了中國,還是中國威脅了世界?”的文章,文中批駁了德國大規模擴軍,企圖打破世界軍力平衡的做法,暗示德國必須回到從前的政策框架下來,以和平外交手段來解決世界麵臨的種種危機,而並非是將整個世界再次拖入軍備競賽之中。
出於對德國的警告意味,中國政fu在十一月十五日高調向世界宣布,中國成功進行了一次彈道導彈的試射,從而掌握了射程達到五千公裏的彈道導彈技術,並且將在未來的一兩年內加快彈道導彈技術開發的力度,進一步擴大導彈的射程。
中國以往的導彈試射大多都是秘密進行的,這一次的試射卻如此高調,世界媒體給出的評論大多數都稱中國這是在向德國示威,展示自己強壯的肌肉,而在彈道導彈領域,其它國家還隻是停留在理論階段,最為領先的德國也隻研製成功了幾個型號的中程導彈,最大射程在四百公裏以內,德國人還無法製造出能夠穿透大氣層然後返回地麵的遠程導彈。
這一次中國導彈的試射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年多,這也是李成命令國防科研部門盡快展示科研成果,給敵對勢力敲響一下警鍾,以防他們不顧一切而做出危害中國安全的行為。
彈道導彈的出現最早在三年前,中國成功試射的一枚兩千公裏射程的中程導彈,這一次的試射將射程加大到了五千公裏,在人才總量急劇擴張的今,研製速度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考慮到國際局勢的風雲突變,李成要求科學研究部門要徹底改變原來緩慢的研製計劃,加快國防科學技術研發的速度,除了彈道導彈外,核潛艇的研究工作也要加快進行,以求盡快造出能夠在水下發射導彈的潛艇出來,保持對敵國的威脅。
另外在核武器研究方麵,李成也覺得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和人才投入,爭取年內再進行核一次試驗,一到兩年之內讓核武器成軍,以應對未來可能突發的狀況。
同樣在三代機研發方麵,李成也下達了加快研製的命令,資金和人力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要加大幾倍,殲十二戰機的試驗機已經快要製成,到了三七年開春就可以試飛,到時可以視情況陸續裝備成軍。
緊張的局勢繼續上演著,德國的擴軍計劃暫時隻提到了將軍隊擴大到一百萬人以上的提議,還沒有作出更多詳細的解釋,試探世界反應的意味明顯,希特勒會根據具體情況,進一步加大在軍事領域的投入。
時間很快便到了一九三七年元月份,這一年原本應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年份,而這一次的危機卻正好在這個年關爆發,曆史出現了巧合。
此前由於李成的遠見卓識,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沒有大規模爆發出來,隻是在一九三三年爆發過席卷歐美的經濟危機,但卻隻持續了半年多時間,便被控製住了局麵。
李成自然知道經濟危機會讓中國的產品銷路大減,早就在經濟上給世界上了一課,給他們提了個醒,讓各國政fu不要過於相信自由市場經濟理論,政fu在適當的時候還是需要對市場進行調控,中國政fu成功的調控給各國做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從而使得本來在一九二九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中。
過去的曆史證明,李成的出現正在較大程度上改變這個世界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國家關係等各個領域的發展,曆史也已經變得不可預料,就連李成也不知道明的世界會發生什麼變故,他再也無法像在國內推翻清政fu時期那般熟知曆史前進的規律,從而為自己明的計劃作出及時的部署和調整,今,他已經做不到這一點,他也必須走一步看一步,隨機應變,這給他的決策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