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旦戰爭打響,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將成為雙方爭鬥的重點。
由於中國在東歐和南歐的駐軍和土耳其連成了一片,土耳其國土麵積廣闊,資源豐富,所以歐美聯盟的軍隊如果從地中海的東南歐地區進攻土耳其和中土海軍,付出的代價將是非常沉重的。
希特勒看出了這一點,所以他決定從美洲尋找突破點,利用美國本土瀕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優勢,從東西兩側對振**在中美洲的基地實施進攻,直到衝破巴拿馬運河,聯盟軍隊即可進入太平洋地區,直逼夏威夷和中途島、關島,隨後進軍澳洲和東南亞。
這樣中**隊位於地中海的海軍不得不撤回本土進行防禦作戰,待到土耳其孤軍奮戰的時刻,聯盟軍隊再動用歐洲的軍力進攻土耳其和非洲地區,控製地中海,打通紅海至印度洋,然後漸漸緊逼向東南亞地區,從而形成了對中國的合圍態勢。
這個戰略計劃成為了歐美聯盟的主要戰略思想,大致上也沒有太大的問題,總體而言,如果進展順利,將漸漸形成對中國的大包圍圈,最後拿下土耳其和東南歐各國之後,揮軍東進,和印度合兵一處,從中國西藏和新疆地區進入中國。
希特勒和羅斯福的計劃雖然看似完美,但李成自然也有自己的對策,他也正在製定一個大膽而瘋狂的戰略計劃,這個計劃將打破歐美聯盟的包圍戰略,直插敵人心髒,當然戰爭還沒有爆發,李成隻不過是還在進行戰略構想罷了,一旦戰爭爆發,這個計劃將立即得到執行。
所以的一切都表明了戰爭即將爆發,兩大集團之間的軍事準備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軍隊的擴張、武器裝備的生產,都已經極大地提速和擴大規模。
中國除了和東南亞的共同防禦條約國有同盟關係之外,也正在和希臘、保加利亞、克羅地亞、哈薩克斯坦等國進行密切磋商,一個新的軍事同盟已經逐步形成,中土軍事同盟的成員國已經擴大到了十幾個,其中包括海地、巴拿馬等中美洲國家,隻不過這些國家的實力都遠不如英法美俄等大國,不過他們的地理位置都很重要,對於戰爭的勝利有著重大意義。
日本危機越演越烈,振**駐日部隊與自衛軍漸漸形成了對峙狀態,自衛軍控製了大約三分之二的日本國土,振**控製了三分之一,但振**控製的區域多為日本的工業區和大都市,所以也牢牢掌控了日本的經濟命脈,主動權還在振**手中,雙方的交戰進入了多點多線的陣地戰,大規模的戰役偶爾也發起一兩次,每次都能改變幾個城鎮的權力更替,振**依靠裝備優勢漸漸奪取了更多的城鎮,將戰線穩步向前推進。
中土兩國已經達成了一項秘密協議,就是振**開始陸續向土耳其出售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土耳其將用石油資源來交換中國的武器和技術,這個協議達成之後,中國將初步向土方提供超過五百架最新型號的噴氣式戰機、一千輛最新型的三五式主戰坦克,替土方的海軍艦船安裝最先進的防空火炮和電子裝備,最大限度地提高土耳其的軍事實力。
另外還有一項秘密協定已經締結完成,那就是振**已開始向土耳其境內派遣一百萬陸軍,根據隨後可能爆發的戰爭進程還將增派大量的部隊進入土耳其,首先兩軍將聯合奪取整個非洲大陸,牢牢遏製住直布羅陀海峽和地中海,然後增加在東南歐的保加利亞、希臘等國的同盟**隊數量,牢牢扼守住歐洲通往亞洲大陸的通道,西抗德英法,北抗俄羅斯,阻止歐美聯盟軍隊跨越大洲進入亞洲地區,和印度連成一片。
十二月八日,氣晴朗,和風徐徐吹拂在西川省成都軍區的一處野戰基地上,今這處基地內人山人海,空軍軍方的要員來了十幾位,因為戰爭迫在眉睫的需要,中央軍委作出了一個決定就是提前進行第三代戰鬥機殲十二的定型和試飛工作,這一次就製造出了兩架原型機。
當殲十二戰機飛上藍並進行了超強機動動作展示之後,地麵上傳來了一陣陣熱烈的歡呼聲,迫於戰爭壓力,李成決定將殲十二戰機、蒼鷹型空中預警機、毀滅者電子戰飛機提前進行試飛,這幾款戰機都是第三代戰機的典型代表,國內早已開始研製,如今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和加快研製速度是必然趨勢。
殲十二戰機將是世界上第一款第三代戰機,在速度和機動性方麵較第二代明顯優越,更重要的是電子設備先進了一代,雷達和空空導彈、空地導彈、空間導彈的性能都較第二代戰機要優越很多,比如對付空中目標時,殲十二戰機可以同時跟蹤八個目標,同時對其中兩個目標進行打擊,比第二代戰機隻能跟蹤一個和打擊一個目標的能力要強很多,並且可以先敵發現,先敵開火,導彈速度、精度和射程、跟蹤能力都明顯優於第二代戰機,突防能力也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