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聯軍隊發動的德國冬季攻勢中,戰況慘烈的烏爾姆僅僅是漫長戰線的一個普通縮影。//訪問下載 //自北往南,在多特蒙德、錫根、法蘭克福、曼海姆、肯普滕等地,蘇德將士皆於同一時間展開殊死搏殺。為了切斷巴登符騰堡德軍與其他地區的聯係,蘇軍在曼海姆卡爾斯魯爾方向投入近二十個師,前沿攻勢一輪高過一輪,如海嘯一般無可阻擋地攻占了德軍精心布設的一道道陣地,兵鋒很快逼近至法德邊界。
在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中,蘇德兩軍自是傾盡全力,不願坐視蘇聯贏得勝利的西方國家也一再突破“底限”。為了支援德軍作戰,美軍幾乎將他們在法國的庫存物資掏空,並以空軍和地麵防空部隊保護邊境地帶的運輸線;法國不僅向德軍提供了境內的機場設施,還直接派遣數百名飛行員參戰,甚至允許德軍在夜間越境機動;英國派出部分皇家空軍飛行員駕駛德軍塗裝的戰鬥機參戰,強大的皇家海軍與美國艦隊一道在德國北部海域巡弋,官兵們嚴陣以待,準備隨時幹涉這場關係到歐洲命運的戰爭……
埃森,德國的“工業心髒”,近代以來德意誌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曾經煙囪林立、工人成群,各種工業原材料在這裏轉變成為鋼鐵和機器,它的興衰直接決定了德國的強弱。第二次蘇德戰爭爆發以來,德國軍民想方設法保護它,為此已有數千人付出了生命代價,城區周邊的田野中亦散落了上百架蘇軍轟炸機的殘骸。隨著蘇軍戰線的迫近,米格和雅克的身影使得這裏的防空作戰失去了懸念,德國人不得不將工業生產分散轉移,時至今日,偌大的埃森僅有幾處軍械修理廠還在運轉。蘇軍的重炮火力時不時落下,留守的德國軍民絲毫沒有畏懼,他們把殘缺不全的工廠建築和滿目蒼夷的街區變成了防線。並用殘留的器械加固它——用廢棄的鋼鐵構造簡單有效的坦克阻攔工事,把堅固的房舍變成全向的獨立堡壘;在修複的火炮上焊接鋼板,使之變成牢固的炮塔,給受損的裝甲車披上重甲。讓它們成為難以對付的隱蔽火力點,在機槍射擊口裝上保護性支架,使之難以被普通火力摧毀。在蘇軍地麵部隊突入埃森城區之前,十數萬德國居民仍在不眠不休地鞏固防線,他們儲存好了彈藥、食物和淡水,準備用鍥而不舍的意誌抗擊強敵,令他們感到既意外又興奮的是。就在戰鬥打響之後,他們的國家首腦和軍隊統帥,德意誌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民主領袖、國家英雄,親臨前線視察戰況。
在這個時點出現在埃森,林恩的主要目的可不是作秀。在整個西方世界的支持下,浴火重生的德國軍隊完全有能力將埃森變成德國的列寧格勒,但為了迷惑蘇軍判斷,戰鬥發起之時。防守埃森的德國軍隊僅有兩個美械防線守備師、一個德械步兵師及一些輔助人員,相較於對麵的蘇軍第17集團軍處於明顯劣勢。在空軍的強力掩護下,蘇軍戰鬥第一即突破德軍一線陣地。雖然他們折損了不少裝甲車輛,但從勸降傳單和廣播來看,蘇軍指揮官對於最終拿下埃森很有信心。
在埃森,林恩目睹了守軍官兵的英勇頑強,亦對他們嚴格服從作戰命令的表現感到滿意,而蘇軍不計傷亡的打法也讓他堅定了吹響反擊號角的信心。利用蘇軍夜間放緩攻勢、鞏固陣地的空隙,德軍秘密調集隱蔽待機的部隊進入埃森,成倍擴充了守軍實力。亮之後,蘇軍果然擺出一鼓作氣拿下埃森的架勢,但之前隱而不發的德軍防空部隊很快給了蘇聯人一個下馬威。1套美製地空製導火箭在短短半個時內擊落了1架蘇軍轟炸機,集合雷達火控和近炸引信技術的自行防空係統亦打下了9架伊爾攻擊機。在如此強勢的防空火力麵前,蘇軍航空部隊難有作為,而蘇軍地麵部隊仍寄希望於炮火和猛攻能夠打垮對手。在埃森的中心城區,協同裝甲部隊投入進攻的蘇軍步兵遇到了噩夢般的打擊,守軍在殘破但堅固的建築內部署了大量機關炮和機槍。它們在巷戰的戰場上編織了一張可怕的死亡火力網。就如同三十六年前英法步兵衝擊德軍機槍陣地,蘇軍步兵無力抗爭,在很短的時間裏即蒙受了巨大的傷亡,勇士們的鮮血又一次浸潤了大地,廢墟遍布的城區頓時成了觸目驚心的煉獄。至於那些在野戰中勢不可擋的蘇軍坦克,不論是老而彌堅的4還是新銳的54,都難以用它們的鋼甲和炮火改變這種局勢,使用1或15毫米重炮的蘇製自行火炮號稱巷戰利器,可是在埃森,它們大多數還沒發揮作用便被刻意隱藏在淪陷防線周圍的德軍官兵毀傷——大多數德軍士兵在利用反坦克火箭筒攻擊目標後都難逃厄運,此般義無反顧的壯舉彰顯了保家衛國者的無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