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網.630.,最快更新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節!
新書《逆天換明》已有二十餘萬字,請朋友們多多支持。
本書完結,感謝朋友們不離不棄的支持。中間個人有些瑣事,或斷更,或少更,請大家多多諒解。別的不多說,希望和大家在新書繼續在一起。
…………………………….分隔線………………………………………….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求新求變,隻為一個目標,跟上時代的潮流,不致落後,至少不要落後太多。
但國際上,或者國家之間,亙古不變的道理隻有一個,弱肉強食,叢林法則。
從泱泱上國的迷夢中早些清醒,從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的自信中,找到開拓進取的動力,才是皇帝最終要讓大明子民明白的道理。
通過報紙,讓子民們知道;通過欽定的教材,從小培養具有新知識新思想的新一代。
通過戰爭使國家強盛,通過擴張使子民受益,利之所在,人皆往之。
大災害還在持續,但已經無法阻擋大明帝國繼續強盛,繼續擴張,繼續開拓進取的腳步。
婆羅洲除了坤甸總督,又增加了沙巴、古晉、山口洋三個領主;
淡馬錫總督則上奏朝廷,把巴淡島劃為自己管轄下的領主之地;
與葡萄牙人共享的馬六甲則在海軍和人力的填充下,大幅擴張,明國開始向霹靂、雪蘭莪、森美蘭和彭亨滲透……
呂宋總督李旦上奏請設棉蘭老島、民都洛島、宿務島領主,皇帝允準,交與“華夏龍騰”公司商議解決。
同時,皇帝特意恩準李旦之後,可以指定繼承人,並推薦一位領主,報備朝廷即可。
在印度東海岸,明國海軍先是借助於葡萄牙人的據點,再逐漸滲透擴張,與大舉攻入的土司聯軍取得聯係,奪取了沿海港口,從而穩固地得以紮根落腳。
隨著軍隊的侵略擴張,再加上掠奪,戰爭債券的穩定收益,使其成為最受大明國民歡迎的投資品種。
五千萬十年期債券,在天啟十九年發行,預購溢出三倍之多,不得不搖號抽簽。
由此,大明的擴張不再受到朝廷財政的限製,而得到了全體子民的支持和讚助。聞戰則喜,皇帝的希望成真,大明走上了一條良性循環的道路。
而天啟十九年,正是大災害最嚴重的時期。從西北到華北,又向南擴大到皖、蘇等省。
陝西、山西、河南、北直隸,南直隸……災害的持續和蔓延,使這些受災嚴重的省份,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一之多。
不是餓死的,也不是逃荒,十幾年來的有序移民,疏散了人口密度,也減輕了賑災的負擔。
得益於土豆、玉米、黑麥等抗寒耐旱作物的種植,得益於南方、海外的反哺,中原地區的社會得以保持穩定,百姓得以溫飽度日。
南方諸省,比如福建、兩廣、江浙,人口數量也呈下降之勢。湄公、海南、東番得益於人口的遷徙,開發建設的速度大大加快。
海外領地的增多,對於人口的渴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內地的人口早已不夠,隻好把占領區的人口進行異地遷徙、安置。
對於緬甸的打擊一直沒有間斷,聯手暹羅占地搶人,大量緬人被遷往呂宋、婆羅洲等地。
在海外領地,這些緬人將學會並使用漢語,逐漸被通婚同化,兩三代之後,將徹底融入,成為大明子民。
不僅是緬人,婆羅洲、呂宋、淡巴錫等海外領地,也開始進行人口互換。沒有文字、曆史等底蘊的土著,又在異鄉,同化或馴化的速度將大大加快。
而海外領地交納朝廷的賦稅已經達到了四百多萬,幾乎全部用於海陸軍的擴充和維持。
朝廷財政,以及皇帝的金花銀,則專力用於應對大災害。甚至於,皇帝還拿出了內帑,才終於挺過了天啟十九年至二十七年這最嚴重的八年時間。
天啟二十三年,皇帝重金求購,還附加了另外優惠的條件,橡膠種子和金雞納樹種子終於到手。
皇帝對此欣喜若狂,立刻下旨,賞賜獻上種子的法國人以重金,並同意與法國王室商談兩國簽約合作的諸項事宜。
法國不算什麼,皇帝盯上的是英國佬和荷蘭人。而且,沒有別的的條件,更讓皇帝感到欣慰和慶幸。
橡膠樹和金雞納樹種子被迅速送到婆羅洲,坤甸總督顏思齊不敢怠慢,接到密旨後,立刻辟出園子試種。
這是兩種戰略物資,是發財致富的下金蛋的雞;金雞納樹,更是大明海陸軍在南洋擴張並長駐的保護神。
南洋將因此而富庶,大明的科技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將因為橡膠而騰飛,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