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時間已經是民國十六年三月了,按照公曆來就是一九二七年的三月。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的功夫中東路事件已經發生了兩個多月了。
在這些日子,還是發生了不少大事情。中蘇之間的談判,終於毫無懸念的破裂了,雙方都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備戰。
在北京碰了一鼻子灰的汪精衛也沒有回到武漢,而是去了鄭州。在廖仲愷、鄧演達一幫子大左派麵前控訴蘇聯的卑鄙無恥,弄得宣俠父、李之龍還有劉伯堅整和他玩辯論賽。
二月底,中G方麵派出了曆史上的又一位偉人劉S奇同誌前往東北,出任中G滿洲省委書記,負責中G在東北的地下工作。並且由他向中G東北局傳達了中6中央的指示信,指出:中東路事件不是張作霖或備派軍閥單獨行動,而是他們在帝國主義指使下的共同行動;中蘇共管中東路,在於不使中東鐵路單獨交給奉係控製下的北洋政府,作為帝國主義反蘇戰爭的根據地:奉係軍閥所謂收回中東鐵路自管,是欺騙群眾,真意是想利用中東路事件掩蓋其出賣民族利益的行動,以轉移群眾視線,使群眾走向反蘇道路。
三月八日G國際執委會發表《關於中東鐵路事件的聲明》,提出為保衛蘇聯而戰鬥的口號,號召中國工人群眾與蘇聯無產階級結成緊密兄弟同盟,進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俄國白衛軍分子的革命鬥爭。接著,中G中央根據共產國際來電,發出第四十二號通告,強調:“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奉係軍閥進攻蘇聯,準備著以武裝起來保衛蘇聯,是我們動員群眾的中心口號。”並且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武裝擁護蘇聯”的口號在全國各地大力宣傳,同時要求國民黨方麵采取類似行動……對於中G和G國際要求,國民黨在猶豫了數日之後。由孫中山親自出麵,公開發表演講,宣稱:“聯俄、容G之主張是指聯合願意平等待我,放棄一切在華特殊利益之真正的俄國革命者。而不是要去無原則的聯合背叛了列寧革命主張,重新回到沙皇侵略擴張之路上去的反動俄國!此次中東路之衝突,無論如何都是在中國之領土上,收回屬於中國之主權。而反動俄國以中國政府’反動’為借口,行霸占中國之領土主權之實,比之沙皇俄國公開的侵略擴張更為惡劣…,,……在此我代表國民政府,代表國民黨,代表南中國三萬萬同胞,呼籲全國各派力量在國難當頭之際。放下一切恩怨,停止一切內戰,組成抗蘇愛國之統一戰線,一致對外。
對反動蘇俄之入侵抵抗到底,絕不妥協!”
……對於信奉馬克思主義之中國GD人,我黨仍然尊重其政治信仰,敬佩其救國理想,願意與之共同奮鬥,拯救國難。隻是希望他們能夠早日認清反動蘇俄之真正麵目,勿要被其虛偽的革命假麵具所惑……隨著孫中山的演講,持續了數年的國G合作,終於因為中東路戰爭而無聲無息地畫上了句號。隻是雙方並沒有如曆史上那樣發生流血衝突,乃至大打出手,而且和和氣氣了聲“再見”。或許是因為孫中山這尊大神現在的威信實在太高,又或許是孫中山仍然願意繼續“聯共”,隻是不願意再”聯俄”而已。中G方麵的反應倒也算平靜,不過是發表了一紙充滿了遺憾和惋惜的聲明。瞧這樣子似乎是一對正是情濃意切的愛侶,因為G國際和蘇聯這對丈人、丈母娘的幹預,而依依不舍的分手了……以後或許還有複合的那一日吧?
抗蘇愛國統一戰線!這個名詞出自孫中山之口,自然也就是代表了真理和正義了。至少多這個時空的大多數中國人來就是這樣的。
所以這些日子住在北京中南海裏麵的張大帥心情也舒暢了不少。
孫中山和國民黨的抗蘇愛國統一戰線一出爐,就等於肯定了他張老將現在的“抗蘇”是愛國的,不是像某些人揭露的那樣是在“賣國”。而且隨著孫中山的表態,中國的那些個平素裏麵部在勾心鬥角的軍閥政客們幾乎一夜之間,都改弦更張,知道要愛國了……愛中央了。
第一個起來響應的是客居在山西的直係首腦吳佩孚,吳大帥表示要從他的五萬“精銳”
裏麵精選出兩萬“特精銳”的軍隊,組成新的第三師參加抗俄戰爭。山西的圖財主閻錫山則一下子拿出了價值幾百萬元的軍火,將整個第三師裏裏外外部換威了嶄新的晉造軍械和軍裝。還給第三師重新配上了裝備有三十六門民十三式山炮的炮兵團。又送上了一大筆的軍餉,這才和吳佩孚兩個人在太原火車站揮淚惜別,將唱著《北望滿洲》軍歌的第三師送上了北上的火車。
隨後南方的國民黨中樞也表示要派出一支包括了一個步兵師,九十門大炮,二十四輛坦克,四十架飛機的龐大援兵北上援助奉係抗俄。此外還有一個擁有落幹德**事顧問的參謀團也要一同到達,而這個參謀團的負責人就是國民黨方麵“名將”羅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