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黑龍江,滿洲裏。
這個時空抗俄戰爭的第一槍就在這座中蘇邊境上的重要口岸打響。公元一九二七年四月一日。也就是蘇聯向中國宣戰的第二,大約一個營的蘇聯紅軍越過中蘇邊境線,兵不血刃的攻占了位於滿洲裏東南二十多公裏的紮賚諾爾,切斷了滿洲裏同哈爾濱的鐵路交通。同一,約一個師的紅軍出現在滿洲裏城市的四周,將這座被奉係精心修築成要塞的城團團圍住。
中午十二時。蘇聯紅軍的炮彈在滿洲裏城外的前線陣地炸響,滿洲裏攻防戰正式拉開序幕。防守在這裏的是由梁忠甲少將指揮的東北邊防軍第一旅,這些邊防旅都是混成旅的編製,配有炮兵一營,工兵、輜重兵和騎兵各一連,步兵兩團,擁有仿造日本明治四十一年式的75山炮八門。總兵力約三千五百人,此外還有一個約千人左右的保安隊現在也劃歸梁忠甲指揮。
當第一發炮彈的爆炸聲響起的時候,東北邊防第一旅的官兵們早已經躲進了精心構築的掩蔽部內,或緊貼著地麵蜷縮在戰壕裏麵。紅軍的炮擊也似乎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猛烈,躲在掩蔽部裏麵的梁忠甲聽到的是一聲聲的轟鳴,而非那種密集到連成一片的爆炸聲。而且聽上去這些爆炸的聲音和自己的那八門寶貝山炮打出來的75炮彈炸響的聲音差不多,很明顯也不是什麼重炮,而是蘇聯的190型的76野戰炮,靠這種火炮根本是傷不了自己這精心構築的滿洲裏要塞分毫的。
不過此時站在滿洲裏城外的蘇軍陣地上麵,看到的滿洲裏城卻是籠罩在一片黑藍色的煙霧之中了。中**隊的陣地上不斷有火光冒出,然後就是一團團的煙柱高高揚起,隱約還能看到有土木工事的掩蓋和人體給掀上空……看來這陣試探性的炮擊還是打死了幾個人的,總算沒有浪費斯大林的紅盧布。
炮擊不過二十分鍾,打出去了千餘發炮彈,這個數字對於貧困落後的中國來已經算是多的了,可是對蘇聯這樣一個工業化國家來講根本就不是什麼事兒。雖然現在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還沒有開始,不過人家畢竟是建立在沙皇俄國這樣一個帝國主義國家的基礎之上的。在沙皇俄國崩潰之前,它的鋼鐵產量已經高達五百多萬噸了
十二點二十分,炮擊嘎然而止,蘇聯紅軍的第一波步兵衝鋒也隨即發動。從梁忠甲手裏麵的望遠鏡看去,蘇聯紅軍黃綠色的人影在自己的陣地前麵編組成了衝鋒隊形,看人數大約有一個營,隊形排得非常鬆散,每個人之間的距離都非常大……或許是害怕奉軍的大炮吧?
蘇聯紅軍的進攻似乎打得不緊不慢,非常有章法。他們組成了好幾波黃綠色的人線,慢慢向前走著,走幾步就停下朝奉軍陣地上打幾槍。在他們的兩側,幾架重機槍此時也噴射出一條條火舌掃射著奉軍的陣地。
放列在滿洲裏城內的八門75山炮此時也開始發射了,在陣地上激起一陣陣煙塵。一發發炮彈也都準確的打到了蘇聯紅軍的進攻陣形裏麵,一團團火光升起,巨大的衝擊波卷起塵埃伴隨著炮彈破片四散飛濺,將這些打著紅旗的侵略者一片片打倒。但是這些用布爾什維克思想武裝起來的紅軍戰士們,對於奉軍猛烈的炮火,似乎根本就沒放在眼裏,依然保持著散兵線的陣型,快步向奉軍陣地壓了過來……
此時在蘇軍陣地的後方高地上麵,一個身材高大,穿著筆挺軍大衣的高級軍官,正舉著望遠鏡觀察著前線的戰況。雖然他的戰士們一排排地被打死,可是這位紅軍將領仍然麵帶著一絲陰沉的笑容……似乎根本就不關心戰士們的死活。
“將軍同誌,敵人似乎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強一些。看來……中國同誌們送來的情報還是準確的。這些所謂的邊防軍是由日本顧問嚴格訓練出來的。”
這話的是一名年輕的蘇聯紅軍校官,聽他的語氣也同樣是毫無感情,一點也不把同誌們的死活放在心上。
實際上,今的進攻就是試探性的。為的就是讓這位紅軍高級將領了解對手的虛實。而這位身材高大,長相威嚴,還留著兩撇八字胡的正是那位著名的加倫將軍,現在他已經恢複了真名瓦西裏?康斯坦丁諾維奇?布柳赫爾。和曆史上一樣,斯大林將入侵中國這樣一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在中國工作多年,對中國的情況和虛實了如指掌的他。
布柳赫爾放下手中的望遠鏡,衝著身邊的年輕軍官微微一笑:“瓦西裏?伊萬諾維奇,你觀察的非常仔細,這些中國白軍的確比過去我們所了解的強了那麼一點兒。不過比我在四川看到的那支國民黨的白軍還要弱了許多。”
這位瓦西裏?伊萬諾維奇也是一個高大挺拔的身段,呃,這些俄國人大多都是這樣……除了他們的政治局裏麵的那些家夥,因為那些人是不能長得比斯大林高太多的。這個瓦西裏其實也是個曆史名人,他姓崔可夫,日後的蘇聯元帥,此時還是一名普通的校級參謀人員。因為在伏龍芝軍事學院東方係中國部學習過一年,所以也被打發到遠東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