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九二八年四月一日早上七點五十分。
持續激戰近四十個時之後,濟南戰場上的槍炮聲、呐喊聲終於暫時停歇了下來。經過一夜的苦鬥,濟南內城雖然被打來了一個又一個豁口,城牆上也布滿了累累彈痕,尤其是日軍主要突擊方向的濟南內城東門。那一帶的城牆上一個連著一個都是被重炮或是**包轟塌的緩坡,不過每一個緩坡上都層層疊疊堆滿了雙方將士的屍體,幾乎和原來的城牆一樣高了一麵麵紅旗或是五色國旗現在就在這些由屍體壘成的“城牆”上迎風飄揚,宣告這一夜血戰的勝利者是城內的隊
馮玉祥站在濟南內城西門坍塌了一半的城門樓上,舉著望遠鏡向外眺望。目光所及之處都是一片冒著硝煙的廢墟不過卻看不到一個日本兵的蹤影。日軍高層似乎已經猜到了隊的突圍意圖,當最後一次猛攻被擊退之後,所有的日軍就全都撤到濟南外城的城牆上,準備以外城高大的城牆為牢籠,死死困住準備突圍的抗日同盟軍。
在馮玉祥所站的城牆下,紅軍炮兵師的三十多門民十三式75山炮和民十六式70步兵炮已經整齊排列開來,炮口緩緩放平,全都指向了兩公裏之外的濟南外城城牆。這些山炮就是炮兵師在一晝兩夜的苦戰後僅剩的火炮了
炮兵陣地前方,大隊大隊的中國工農紅軍和國民聯軍已經開始集結,並且已經開始建立進攻出發陣地。這些紅軍和國民聯軍官兵手持的不是上了刺刀的步槍,而是清一色的衝鋒槍。為了能在最短的時間裏打開大軍的生路,馮玉祥和賀l都拿出來最精銳的部隊。這一回馮治安的衛隊旅和陳g的幹部團將第一批投入戰鬥。一共五千名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全都頭戴鋼盔,手握著衝鋒槍,腰裏麵還掛著兩排手榴彈,靜靜等待著總攻的命令。
“煥章兄,你聽”站在馮玉祥身邊的臨時“參謀長”的鄧演達突然叫喊了起來,聲音微微有些興奮。一種“嗡嗡嗡”的轟鳴聲隱隱約約從遠方傳來,越來越近,越來越響。那是……飛機馬達的轟鳴國民黨陸軍航空兵第一師的飛機準時到來了
城牆上的抗日同盟軍高層都不約而同輕輕吐了口氣,紛紛抬頭仰望空。幾十個黑點已經出現在南方的空中,緩緩飛行著。紅二方麵軍司令員賀l端起手中的六倍軍用望遠鏡一看,瞧見的果然是那種被國民黨稱之為a-1或是f-1的雙翼飛機,數量大約有五十多架。黑壓壓的一片,挺有震撼力的。看起來……紅軍在下一階段也要重視空軍的發展了在昨早上的戰鬥中,這些嗡嗡叫的飛機一上,日本人的大炮可就立即都啞火了,要不是機場被日本攻占,現在要逃跑的或許就是日軍了吧?
馮玉祥隻是看了一眼遠處飛來的飛機,又開始默默地看著眼前雙方都摒住了呼吸的戰場。腦子裏不知道為什麼,卻總是轉到其他地方……國民黨是強大,不過終究私心太重,一心隻想要。奉係根本就是一堆拿著現代化武器的土匪,不值一提,中國的希望也不在他們身上。看起來真正為了國家,為了民族,一心要實現民主憲政和民族**的也隻有中國gd了等過了這個坎,可不能再三心二意了,一定要一心跟著gd,那樣中國才有希望,自己也能有前途。不過自己的嫡係在這一戰中可是去了六七成了,戰後得想辦法補充一下,要不然到了中g那裏,隻怕也不會受到重視的。而要補充恐怕就要動一下皖係了,他們好像還有兩萬殘兵敗將呢……
……
同一時間。
濟南城西南約十五公裏的催馬店一帶,日軍廣島第五師團已經在津浦路兩側展開,建立起了一條不過十幾公裏長的防線。分布在津浦線鐵路兩邊的幾十個並不太高的丘陵構成了這條防線的各個要點。每一個高地上都挖掘了塹壕和防炮洞,修建了大量土木工事、機關槍火力點,還在陣地前沿草草布置了幾道鐵絲網和地雷陣。各個要點之間則由淺淺的交通壕相連,此外在津浦鐵路通過的大路上也挖掘了兩道彎彎曲曲的塹壕。整個防線雖然稱不上完備,卻也是初具規模了。
整個日軍第五師團約兩萬五千名官兵,昨下午就被派遣軍司令官武藤信義調到濟南城西南,構築防線準備阻擊國民黨的增援部隊了。整個濟南周圍的地形是東線狹窄西線寬闊,正南是難以通行的泰山山脈,北麵則是寬闊的黃河。而津浦鐵路則是從泰山西側的山腳下通過,從西南方向進入濟南。催馬店兩側的丘陵地帶則是阻擋國民黨援兵進入濟南的最後一道關口。越過此地,平坦的濟南西郊就再無險可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