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月15日,澳大利亞。
中日兩軍對峙的戰線從大澳大日亞灣一直延伸到維多利亞大沙漠,總長度達到了三百多公裏。過去的兩個月,雙方沿著這條戰線進行了一係列的規模交戰。在控製著通往東澳大利亞的鐵路和公路的福雷斯特的兩側,從越南運過來的殖民地師曾經同駐守在那裏的日軍第二軍發生了慘烈的陣地戰。在南北兩段不到0公裏寬的正麵上,澳大利亞方麵軍投入了四個越南殖民地師的部隊輪番進攻,數百門支援火炮打得是鋪蓋地。數萬名精銳的步兵在一個突擊炮團的掩護下,冒著日軍第二軍的火力發起了攻擊。在戰線的其他地段,中**隊也投入了大量兵力發起了牽製性攻擊。
這次由步兵和大炮主導的戰鬥,持續了整整五,雙方打掉了總共超過100萬發炮彈!打得福雷斯特一帶的草原變成了布滿彈坑的荒漠,從口中看去好像就成了滿是環形山的月球表麵似的。日軍在福雷斯特周圍也布置了重兵,修築了連綿橫亙的防禦體係,經過一番慘烈的激戰,在四個越南殖民地師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後,終於在福雷斯特的南北兩側各打出了一個約有10公裏寬,7到8公裏深的突出部,好像是兩把插到日軍戰線裏的尖刀。到了戰鬥的最後兩,日軍也抽調了重兵進行反擊,投入了精銳的第二師團,甚至還破荒動用了數十架陸軍航空兵的98式輕型轟炸機進行空中支援。日軍連續發動了兩兩夜的瘋狂反撲。但是在中**隊優勢火力的打擊下。一**拚命反擊的日軍部隊,都損失慘重。最後還是無功而返。兩個巨大的突出部就這樣,好象是兩把懸在日軍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讓整個新日本方麵軍上下都感到寢食難安。更是讓他們的防禦重點完全放在了以福雷斯特為核心的納拉伯平原上。而中**隊真正的利劍。國防軍第一裝甲集團軍卻悄然抵達了一片荒蕪的維多利亞大沙漠,真正的裝甲突擊,就要從這裏開始。
胡璉站在半履帶裝甲指揮車的車頂上,望著眼前排列成楔形突擊陣型的近000輛坦克、強擊火炮!這些是國防軍第二裝甲軍的全部實力,所有的坦克、強擊火炮表麵都塗上了土黃色的塗裝。和周圍沙漠的顏色一樣。在裝甲突擊集群最前麵的,是國防軍最強大的四號坦克和三號突擊炮,四個裝甲師和兩個裝甲擲彈兵師一共擁有四個裝備了四號坦克的重坦克營,和六個裝備了三號突擊炮的重突擊炮營,總計有60輛四號坦克和90兩三號突擊炮!部署在兩翼和中間的是1個營的三號坦克和個營的二號突擊炮。總數多達900餘輛!緊跟在後麵的則是八個裝甲擲彈兵團的近000輛各種裝甲車和0000多名精銳官兵。在這個龐大的裝甲突擊集群最後壓軸的是7個自行火炮團的78門105150自行火炮。
一輛輛整齊排列著的自行火炮已經昂起了又粗又長的炮管,黑洞洞的炮口一律指向東麵的日軍陣地。一枚枚黃澄澄的炮彈已經靜靜躺在了炮膛裏麵,隻等一聲令下就將對麵10公裏開外的日軍前沿陣地變成一片火海了!除了這78門自行火炮外,還有一個航空師的近500架作戰飛機也在維多利亞大沙漠深處的某個秘密空軍基地裏麵隨時待命了!
不過這個時候,維多利亞大沙漠中的兩軍戰線卻都是一片大戰降臨前的寧靜。為了最大限度地達到突破的突然性,炮火準備的時間被縮短到了10分鍾,78門自行火炮將集中火力轟擊一段不到10公裏的日軍前沿陣地,然後這個由近000輛坦克、強擊火炮和0000多名精銳的裝甲擲彈兵就將發起全力突擊!撕開日軍的防線,然後再向南掃蕩,配合從正麵壓迫福雷斯特的第一裝甲軍一起,徹底粉碎日軍第二軍、第三軍的的16個師團!
看著眼前的鋼鐵雄師已經準備就緒,所有的坦克、強擊火炮都已經發動起來,一股股白色的煙霧從排氣管中噴出彌漫著整片沙漠,一陣陣震耳欲聾的馬達轟鳴聲響徹雲霄。胡璉知道總攻的時間已經臨近了,他抬起手腕,看了下時間。手表上麵時針和分針都齊齊指向了羅馬數字1的位置,他板著臉用力一揮手:“開火!”
身旁的參謀們立即拿起無線電台的話筒下達了象征著日本大陸夢碎的命令。整個自行火炮群的陣地上立即就騰起了一陣白色的煙霧,然後就是炮彈出膛的轟鳴聲。一道道閃電似的火光劃破際,發出刺耳的尖嘯,猛撲向日軍單薄的防線。
炮彈在對麵的戰線上轟然炸開,轉眼就是一片火海,與此同時,巨大的馬達轟鳴聲從空中和地麵同時傳來,整個大地仿佛就籠罩在一片地動山搖的巨響中了!
中**隊在澳大利亞發起總攻了!
……
“新日本方麵軍的防線被華軍突破了!”大本營的緊急會議上,陸軍參謀本部的畑敏四郎中將無精打采地讀著前線傳來的緊急戰敗。不過在座的日本文武大員們卻都是一副完全麻木的表情。仗打到這個份上,所有的人都知道,日本帝國已經大勢已去,聽到這樣的壞消息也不足為奇,如果哪沒有壞消息傳來,倒反而讓人懷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