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的日軍在裕仁帶頭“誓死堅守”的刺激下,終於開始瘋狂的行動起來,準備將瓦胡島變成他們自己的,還有千千萬萬中國和美**人的墳地。原本分散在夏威夷群島各個島嶼上的軍隊被集中到了瓦胡島,日本聯合艦隊的中型艦船紛紛趁著夜色離開珍珠港,消失在茫茫太平洋中。瓦胡島上最後的神風敢死隊和震洋敢死隊員們也開始了最後的瘋狂特訓。而島上所有的日本人,不分男女老幼,也都被動員了起來,拿著鐵鍬和工兵鏟,沒日沒夜地搶修工事。同時,“大和島玉碎”的消息也變成了一道道的電波,飛回了日本國內,送到了京都的防衛總軍司令部裏麵,並且還附上了裕仁皇頒下的又一道措辭嚴厲的討賊大詔。連帶著日本國內的戰局也一下緊張起來了。
而這個時候在美國西海岸的聖地亞哥軍港,因為製定“夏威夷戰役”的計劃,也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而羅耀國更是整日地撲在了聯合司令部裏麵。現在的戰局似乎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在他原來的設想中,裕仁皇和那些個日本陸海軍早就成了驚弓之鳥,特別是在原子彈的威懾下,根本就沒有決戰的勇氣!夏威夷之戰不過是個炫耀武力的過場,拉出中國海軍的主力擺在日本人還有美國佬麵前,讓他們欣賞一下,然後再揮舞著原子彈嚇唬一下瓦胡島上的裕仁和他的大臣們,估計這群驚弓之鳥也就該跑路了……至於裕仁的性命,實在的,羅耀國是沒有多少興趣的,盡一下力。在美國人麵前能糊弄一下就算了。可是誰也沒想到,這位裕仁皇這回不知道吃錯什麼藥。居然準備在瓦胡島拚命了!
“……裕仁皇連續數日皆在瓦胡島各地公開露麵,檢閱軍隊,發表演,鼓舞士氣。根據情報,夏威夷日軍正向瓦胡島集中。日本聯合艦隊殘存之主力艦也悉數撤入珍珠港內,同時中型艦艇則大部離港,似乎有進行破交作戰之可能。日本陸軍夏威夷部隊現已編組為近衛軍團,所轄10個師團全部冠以近衛名號,號稱皇親軍,司令官亦由皇族大將朝香宮鴆彥王出任。部隊士氣似有所提高。夏威夷之日本陸海軍航空兵現已改編為神風特攻總隊。號稱擁有1000架自殺飛機,準備與我海軍艦隊同歸於盡。此外,更有所謂震洋特攻摩托艇部隊,準備以必殺必死之決心反擊我登陸艦隊!根據情報顯示,瓦胡島日軍對於我軍之原子彈攻勢。已有充分準備。全體軍民正日夜不停搶修工事,挖掘坑道,所有物資也已經疏散至科勞山脈和懷阿奈山脈之中,似乎在做長期堅守瓦胡島之準備!
日本國內,忠於裕仁之本土防衛總軍所部,日前也已經完成整編,所部編組為四個軍,防守九州及西日本抵抗我軍登陸之部隊為九州軍。九州軍總部位於廣島縣吳軍港,該軍建製內下配屬約0個師團。總兵力約55萬,另有國民挺身隊號稱一百萬!但是裝備低劣,缺乏訓練,後勤補給亦匱乏之極,似乎為毫無價值之炮灰部隊,應不足為慮。
裕仁方本土防衛總軍之主力部隊為關東討伐軍所部。該部現轄約45個師團,總兵力超過80萬,軍總部位於日本京都,司令長官由日本防衛總軍司令官閑院宮載仁親王兼任。該軍主力目前已經分兵兩路,一路沿日本本州中部之中山道向東京方麵所控製之山梨縣挺進,目前同東京方之第一軍所部在長野、山梨兩縣交界處對峙,作戰行動甚不積極,疑似為牽製性進攻。另一路則沿東海道挺進,其先鋒部隊為日軍精銳之第四師團,總指揮為日軍名將寺內壽一大將。該路日軍現已推進至素有日本關東地區門戶之稱的箱根山一線,與東京方麵之精銳部隊第一師團展開激戰,雙方死傷甚眾。據日本方麵軍司令部報告,截至月6日夜,箱根山主要陣地尚在第一師團控製之中,東京方麵也已經緊急抽調援兵前往增援,短時間內應無大礙。
除九州軍、關東討伐軍,日本防衛總軍下屬另有兩路偏師。一為日本北陸軍,該軍下轄約10個師團,另有數量龐大之國民挺身隊,軍司令長官為橫山勇中將。該軍主力目前已經集結於日本北陸地區之富山縣一帶,似乎準備東進攻擊控製新瀉縣西南之日本GD所部。日G所部日前已經獲得東京政府承認,被改編為日本陸軍第四軍,軍司令部設在上越市,司令官為日本GD領袖野阪參三中將。目前北陸軍和第四軍之間尚處於對峙之中。
裕仁方另一路偏師為日本東北防衛軍,主力為從庫頁島撤回之日本第8師團,以及日本第105師團,軍司令長官為梨本宮守正王陸軍元帥,軍司令部設立於日本宮城縣之仙台市。目前該軍尚處於防守狀態,並未有西下進攻關東之跡象。
觀日軍之總體布局,似有最後一搏之打算。總參謀部經過多次熟商,得出如下結論:日軍之部署重點,似乎已經轉向重奪本土政權!夏威夷決戰之目的,應為吸引我海軍主力,避免我軍在日本國內決戰之際對其後方發動登陸作戰。裕仁方麵的總體戰略,似乎為奪回日本本土政權,同時拖延夏威夷陷落的時間,妄圖等待德國戰勝美國,或美德和談後,由德國幹涉中日戰爭,以獲得最有利之結果。
因此總參謀部建議,我方應加大對東京日本新政府之軍事援助,如有必要可命令日本方麵軍直接幹涉日本內戰,以斷絕裕仁當局之一切幻想。與此同時,在夏威夷方麵,總參謀部建議對瓦胡島實施最徹底之包圍,徹底搜索周圍海域。避免日軍潛伏之潛艇成為裕仁當局之逃生工具!斷絕裕仁當局一切退路及幻想之後,再以原子彈相威脅。或可迫降瓦胡島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