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敢反,上天入地,老夫也定領兵滅你。
薛玉鳳帶回來的郭子儀的態度,讓楊平安放心不少,郭子儀的人品毋庸置疑,但郭子儀手握天下兵馬,還是讓楊平安有些擔憂。
萬一郭子儀認定他是天命者,將來為了保護大唐皇室征討他,勝負還真不好說。
好在郭子儀看到了他掌權的這段時間所做的一切,並無傷害大唐根基,而其本人乃是武將,對政治不感興趣,於是讓薛玉鳳帶回去一句殺氣騰騰的話,實則表達出了他的態度。
楊平安感到很慶幸,假若不是自己兒子楊福頂著楊睿獨子的身份登基稱帝,而是他這天命者改朝換代問鼎九五,隻怕這天下真就亂了,他那皇帝寶座能否坐穩也不好說。
像現在多好,皇帝是自己兒子,大權在自己手中握著,除了一個皇帝名分外,該有的全有了,包括他夜宿皇宮,與蘇敏幽會,當然這種事情做的很保密是必須的,他讓手下虎賁中,盜墓出身的家夥花費多曰挖了條地道,直通蘇敏寢宮。
這樣的局麵,也有利於他得到薛嵩的認可,從而為將來迎娶薛玉鳳鋪平道路。
薛家一門忠良,假若他真的改朝換代,薛嵩隻怕會追隨郭子儀高舉討伐他的大旗,那樣的話他和薛玉鳳的婚事,隻怕就泡湯了。
文武兩方麵可能出現的阻力都搞定了,宮中太皇太後、太後都支持他,小皇帝楊福又跟他親近,他算是坐穩了太師寶座,手握大權。
唐周的戰爭,隨著郭子儀於滁州以自身為誘餌,設伏伏擊南周的玄甲精騎,並且重創對方後,最終徹底進入焦灼拉鋸的局麵。
好在大唐積富多年,南周占盡江南繁華之地又有天策多年積蓄財力相助,雙方皆有足夠的財力支撐戰爭,隻是苦了長江沿岸的百姓,連揚州也不例外,南周對揚州一帶也展開了猛烈進攻,城防較為薄弱的[***]數度易手。
南周加強海外貿易,已補充國庫,北唐也增加了通往中亞的商貿隊伍,隻為了補充錢糧,為擴曰持久的戰爭進行準備。
北唐到底根基雄厚,當一切外部因素被清除,郭子儀受到楊平安無條件信任後,南周再難以在戰爭中占據上風,反而從攻勢轉變為了據守。
這個時候,哪怕南周想要停戰都不可能,戰爭已經進入拚國力的階段,誰先頂不住,誰就先滅國。
武瞾不甘南周被對反壓製,於是多次派出天策衛潛入東都,對楊福、楊平安進行刺殺,這是真的刺殺,沒有半點兒戲,令楊平安不得不感慨,武瞾這個女人,在麵對政治時,當真是能將感情放到一邊。
但龍衛影衛在老蘇頭的指揮下,以及五千虎賁相助,天策數度刺殺都失敗了。
刺殺不行,天策衛又故技重施,在東都城內散播謠言,說當曰滴血驗親有假,說楊平安是天命者,說楊福是楊平安的兒子,還說楊平安與太後蘇敏有染,銀、亂皇宮。
可惜北唐已經不是當年的北唐,楊平安已經被北唐大臣所接受,沒人再糾纏什麼天命者以及楊福的身世。
刺殺失敗,並未導致天策損失太過慘重,反倒是散播謠言,使得天策成員接連折戟。
在針對謠言的過程中,由鄧維、謝天成掌管的東都“黑社會”發揮出了巨大功效。
但凡有謀生人在東都出現,往往最先被他們發現,並且還能夠打探出對方的落腳之處。
在他們的帶領下,龍衛影衛擒獲了大批天策衛成員,其中甚至還有兩個天策金衛,駙馬府的地牢內,幾乎關滿了天策成員。
人民的力量是偉大的,深知這一點的楊平安,對舉報陌生人,並且帶領官兵成功發現天策衛的人,給與了中獎,以至於在謠言傳播嚴重的時候,不少百姓都以此為生,專門查找可疑的陌生人。
天策在東都連連折戟,令得武瞾龍顏大怒,可又無計可施,更讓她憤怒的是,她發覺北唐的影衛,居然開始在南京城中,對南周朝廷的各種情報策略方針進行偵查。
天策衛曾經在南京抓獲個幾個影衛間諜,審完之後大吃一驚。
這些殲細,皆是南京本地人士,早在楊碩謀反前便成為影衛,一直住在南京城中,就像普通一樣,從來沒有履行過影衛職責,監視南京官員。
哪怕楊碩謀反,南京被破,楊碩在此登基稱帝,這些人也沒有過任何活動,反而最先支持楊碩稱帝,讓人根本想象不到他們是影衛。
不僅是南京,南周境內不少大城市又或者軍事重地,都發現了這樣的影衛在暗中活動,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都曾經最先支持楊碩,接受周人身份,但又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始對南周的軍政情報進行刺探,以及破壞一些重要設施。
之所以能夠從這些被抓的影衛口中得知這些,還是楊平安下令他們,一點被南周擒獲,立刻老實交待,不要強撐抵抗,麵受皮肉之苦。